秋伶潇展开纸卷一看,是这个世界的商品介绍小册子。彩墨印刷的小册子虽然没有摄影图,可是有工笔描画的图画,还是彩色的,虽然色彩也不是很多,但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样子差不多民国时期的街头广告画差不多吧。
里头介绍了好几款翻耕、播种用的简单器械。
秋伶潇看中一款犹如纸扇一样,不用之时叠起来,一打开就一字排开数十个犁头,农夫只主要操控中间那一个犁,从田的一头推到另一头,一回就能将半亩田都耕了一遍。这种多头犁有好几种规格,最大的一次能犁地半亩,价格比较吓人,一台要一万下品灵石。最小的走八次就能犁完一亩地,价格九百六十下品灵石。
封面上很醒目地印上大大的标题:“让利酬宾!”
看了看上面印刷的酬宾期限,一个月前!估计现在春耕了肯定不卖这个价了。
据介绍,这排犁用的是秘铜合金做犁头,因而坚固而耐用;灵银与赤金做的开合机关,不容易变形,端的是农耕最佳助手。
另外一款就是播种机,也是辆很方便的机器,推着机器走几个来回就能播种完一亩田,不需要人力辛苦地弯腰播种,还自带洒水功能。这款播种机没那么贵,四百八十下品灵石就有一台,但对于穷鬼来说也是很贵的机器了。
这些器械贵在使用了昂贵的金属,其实也只属于黄阶下品的货。还有更贵的,光看那后面的标价单位是中品灵石,就连多看一眼都不想了,省得看了想要又没钱,不是自找郁闷吗?
好愁人啊,东西太贵。而且看样子要山寨也不容易。就算有本事山寨,时间也来不及了。
“不如先想办法买一架犁地机?”夏月梧小声对他说道。
“要是小长老能弄来一台排犁,并且春耕能借我们村一用,我们愿意不收一颗灵石替小长老犁地。”村长很上道,立即就投他所需。
“最近的一家《秋实》商铺在哪?”秋伶潇问。
陈务就说,一般红品以上家族的城里就有。也是,红品家族可以拥有一千万亩的聚灵田,不用机械耕作,怕是耕不了那么多的田地,总不能都是租出去给人家种。家族越大,养的人就越多,依附的修士、凡人就越多,这些人都是要吃用口粮的。田多,急切需要工具减轻耕作所需劳力。家大,有钱可以购买机械。因而,这些家族的城里都会有很多售卖农具的商铺。
秋伶潇和夏月梧传音商量了一下,决定接受村长的条件。
“好,我们明天就去把排犁买回来。”
陈务提醒道:“这农具如若不经过农事堂商议,由农事堂派人买的话,只能由自个出钱买。当然农具属于购买者,无须经过农事堂的同意,有权出租或借出。”
秋家毕竟辉煌过,虽然近百年落魄得很,但底蕴还是有一些,耕作的农业器械还是有不少,毕竟炼器师用含有灵气的金属做出来的东西很坚固耐用,几百年的寿命必然是有的。秋家农事堂里也有好些公用的大型农具,只是数量不多,每个村子都分不到一件。因此,只能抽签轮着使用,用来耕作家族公田。
秋家一直以来都以村子为单位分配耕种一半的聚灵田,名为公田。另外一半租给族里的农夫,称为私田。百年前,向附属家族出租的都是普通的灵田。后来,跌落到黄品家族,聚灵田大幅减少,出租的田全都只能是普通灵田了。即使收入大幅减少从富裕变成仅能温饱,农夫们依旧还是留在了这片土地上,因为无论是否姓秋,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谁都不想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