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都先从自家人身上下手。”

    在扫盲班当老师就已经够让四哥难受了,这回居然还想从他口袋里掏钱!没门儿!

    “买公债又不是捐款,每年还有4%的利息呢,到期以后能连本带息还给你。”“你可得了吧,咱家前年买的公债还没兑付本息呢。”

    叶满枝怔愣片刻,问:“前年的公债还没付息吗?”

    “别说付利息了,连本钱都没还回来。“

    “别听你四哥的,他哪懂这个!”常月娥跟闺女解释,“公债每年都会还本付息,只不过不是所有公债都能对付,国家会进行抽签。每年会抽出五个编号,公债券的最后两位如果能跟那五个编号对上,就能去银行领本息了。”

    “如果对不上呢?”叶满枝问。

    “对不上就再等一年呗,”常月娥叹气说,“咱家买的那些公债只兑了一张五万的(旧币,相当于新币5元),其他的都在手里压着呢。反正有利息,不着急用钱倒也没什么。”

    叶满枝使出浑身解数,在家推销了25块钱的公债。这点钱在一万块的任务面前简直是毛毛雨。

    她第二天去单位打听了一下,大家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先从自家人身上下手的。

    今年是光明街推销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第三年,工作并不如之前两年容易开展。

    有些居民买了公债后,一直没抽到兑付号码,这就让人家不想继续投入了。

    叶满枝对此非常理解,她连自家常月都说服不了,当然也没啥底气去勉强别人。

    军工大院里的推销进度缓慢,让叶满枝和赵二贺都挺着急。

    在连续上门推销了四天以后,叶满枝决定换个思路。

    她又在大院儿里支桌子,组织动员大会了。

    不过,她这次开会纯粹是为人民服务的。

    “咱们今天开会是想给各位居民提个醒,有些同志前两年买了公债以后,可能忘了兑付时间!今年9月30号开始,有一部分居民已经可以领取1954年和1955年的公债本息了。”

    “下面我念一下1954年的中签编号,十个编号分别是14、06、39...”

    “1955年发行公债的中签编号有五个,分别是55、21、79、43、90。”

    “这些数字我都写到咱们大院儿的布告栏上了,之前买过公债的同志,记得回家对比一下,只要编号的最后两位与中签号码一样,就可以去银行领取本息了。“

    叶满枝任由大家嗡嗡了一阵子,然后拍拍手说:“咱们大院儿的居民大多是工人,即便是家属也未必有时间去银行兑付。所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咱们街道办将联系银行业务员,来大院儿里为大家办理兑付业务。时间就在这两天,大家回去以后尽快确认自家的公债券是否中签,然后到居民小组长那里登记报名。咱们让银行统一兑付!”

    “哎,街道这个工作做得挺好,我早就在报纸上看到中签号码了,可惜我那张算是大额公债券,要去市里兑付。”楼下的陈奶奶问,“小叶,那银行的业务员,能对付大额公债券吧?”

    “这个我暂时还不清楚,等我帮您问问!”

    叶满枝组织的这次活动,广受好评,大家觉得街道给群众办了一回实事。而赵二贺跟在叶满枝身边却提心吊胆的。

    “小叶,银行能派人来大院儿现场兑付吗?”

    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小叶咋就跟大家宣布了?

    “我前天去支行问过了,他们说要看业务量。”叶满枝招手说,“走,咱俩往支行跑一趟!”支行出面接待他们的,还是之前的小业务员。

    对方态度倒是很和气,但口风比较紧。

    “小叶干部,对付公债的业务从来没有上门”服务的,对付金额太大了,我们哪敢拿着那么多钱出去?万一出了纰漏,由谁负责?”

    叶满枝小声笑道:“小何同志,这个事情你放心,业务员不需要带太多现金去现场。你们带够支付利息的金额就行。我们街道办准备动员这些领取了本息的居民,购买今年的新公债,到时候这本金还没兑付,就重新收回来了,之后还是要存在你们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