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叶满枝同情地望向四哥,“不能去656还可以去其他单位,哥,你要不要来我们煤炉子厂工作?举贤不避亲,我给你留一个名额。“

    四哥先问:“你们那工厂是什么性质的啊?国营的还是集体的?”

    “国营集体都不耽误你领工资,你问那么多干嘛?”

    集体的工资比国营的低,还没有劳保和公费医疗,”四哥挑剔道,“集体工厂那点工资,未必比我现在赚得多,与其去工厂卖苦力,还不如鼓捣我的花鸟鱼虫呢。“

    叶满枝懒得搭理他,“你不去就算了,正好给我们省下一个用工名额,想来工厂上班的街道居民多得是。“

    四哥看不上集体企业,但他这番话也给叶满枝提了醒。她现在还是光杆司令,既没人,也没钱。

    企业性质也并不明确。

    如果由街道办投资建厂,那这家工厂就是全民所有制的,也就是国营的。如果由居民筹资建厂,那工厂就是集体的。

    次日上班的时候,她跟张勤简提了这件事,不如由街道办出点钱,把企业变成国营的。张勤简并没有一口回绝。

    他觉得蜂窝煤炉子应该能赚钱,由街道办出资的话,上缴给街道的利润也会更高一些。于是,他打开小金库,抠抠搜搜地给叶满枝批了五块钱的建厂资金。

    叶满枝握着五张一块钱,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主任,建厂资金只有五块钱啊?”一家国营工厂,建厂资金才五块钱,说出去简直能笑掉人的大牙。

    “白手起家阶段不要求全责备,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张勤简一笔一笔帮她算账,“生产煤炉子的原材料基本都可以赊账,第一个月要用钱的地方只有厂房租金和运输黄土的费用。你只要能把煤炉子卖出去,资金回笼以后,第二个月就好过了。”

    这是他干倒了三家集体工厂以后,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叶满枝觉得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于是接受了原始资金只有五块钱的事实后,她去街道工商所做了登记,便准备着手招工了。

    尽管办厂思路是由劝返工作得来的,但工厂组织招工的时候,却不能只招农村户籍的工人。

    在这方面,无论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无论男同志还是女同志,原则上要一视同仁。所以,她与穆主任商量过后,在街道办院外贴了一张招工启事。

    《国营光明煤炉厂招工简章》

    【由于生产发展及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厂现面向社会招收一批新职工。】

    【招工范围:光明街居民(不限户籍,但需在光明街有固走住所)。】【招工工种和名额:工业生产工人(制炉),男3人,女3人。】

    【招工条件: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服从组织分配。】【本人过往历史清楚,需有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证明。】

    【学历不限(同等条件下,成分好的优先,自备生产工具者优先),年龄在45周岁以下(打铁匠、箍铁匠、泥瓦匠,及有煤炉制作经验者可适当放宽要求)】

    【勤劳肯干,身体健康,必须经街道卫生站体检。在入厂半年后发现慢性病者,可以退回原单位(不是在本厂得的病)】

    【无论男工女工,已婚未婚均可。】@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招工说明:择优录取后,必须服从组织分配。工厂将根据生产需要结合个人意愿分配具体工作,以生产需要为重点。】

    招工启事贴出去以后,叶满枝重新跑回办公室,一边守着炉子烤火,一边往大门口张望,以防有人将招工启事揭下来。

    消息贴出去不到一小时,就有居民进来打听了。

    一部分是识字不多,询问墙上贴了啥的,另一部分是打听招工情况的。

    街道办的几个新人都是第一次围观工厂招工,一有人进来就立即竖起耳朵听热闹。叶满枝从前是应聘的那个,头一次负责招聘工作,让她手心里直冒汗。

    别看她招聘条件写得挺复杂,其实并没对应聘者设门槛。

    真正的门槛,她根本就没写到招工启事上。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前三名应聘者,都是军工大院的家属,完全符合招工条件,只要体检没问题,就可以优先录取。

    但叶满枝没敢松口,只让人家将家庭住址留下,录取结果另行通知。

    第四个进来应聘的是郭二妮,条件与前三个差不多,叶满枝也像对待其他人一般,让她留下具体地址等通知。

    然而,郭二妮找了许久工作未果,好不容易在家门口碰到一个不限户口,不限学历,不限性别的工作机会,她哪能轻易放弃!

    她最近已经总结出经验了,回家等通知,基本就是没戏的意思。

    “小叶干部,你看我这体格多好,脏活累活都能干,而且我是贫农出身,上班还能自带锤子和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