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50章

    陈征给张副局长当了三年秘书,在识人看人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除了本单位的同事,来办公室面见张局的,通常只有三种人。www.wangshu.me

    第一种是商业局下属八大公司,诸如糖酒公司、百货公司、煤建公司等单位的负责人。 第二种是同级合作单位,诸如市供销总社、市物资局等单位的领导。

    第三种就是想走门路办事的关系户。

    面前这位叶满枝同志,显见是第三种情况了。

    作为领导秘书,陈征要提前了解情况,让领导心中有数,所以,他先旁敲侧击地打听起对方与刘副 市长的关系。

    叶满枝不敢跟市长攀关系,特别老实地说:“我们厂生产了一种新型蜂窝煤炉子,能在很大程度 上节省煤炭开支。刘副市长让我将煤炉子送到商业局来,探讨出推广方案以后,配合市里开展增产节 约运动。”

    刘副市长的原话是,“先把煤炉子送给商业局和煤建公司看一看,之后要如何安排,咱们再另行探 讨。”

    叶满枝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便擅自做了小小的艺术加工。

    听了她的介绍,陈征心里有点拿不准了。

    他接待的关系户不算少,其他人多少会暗示一下自己与领导的关系。 这位叶同志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他完全没想过对方有可能扯虎皮拉大旗。 那可是副市长!

    他当了这么久的领导秘书,从没见过哪个小干部敢把市长的虎皮,扯到局长面前来。 毕竟这是一个电话就能核实的事情。

    思及此,陈征让叶满枝在外间稍等,往市人委打了一通电话后,进门将情况与领导汇报了。 张副局长一边往文件上签字,一边问:“她带了哪个领导的条子来?”

    “没有条子,据说是刘副市长让她来的,我刚才给郭秘书打过电话。郭秘书说,今天刘市长在市 里开会,会上确实提过煤炉子,不过刘市长也不清楚那煤炉子的情况,让咱们商业局的同志照章办事 即可。”

    陈征不由在心里叹气。

    秘书工作难就难在要时刻揣摩领导的心思。

    有时候刻意撤清关系的,未必真的没关系。

    外面那个叶同志,瞧着挺年轻,若是真的毫无背景的基层小干部,给她十个胆子也不敢直接找到 局长办公室来。

    张副局长收起钢笔,颔首说:“既然人已经来了,就让她进来吧,咱们先看看是什么煤炉子。” 叶满枝在秘书室等得越来越焦虑。

    她直接跑来商业局,就是想一鼓作气把事办了。若是等到明天,经过仔细思考和权衡之后,她未 必还会有今天这股勇气。

    不过,局长办公室里一直没动静,让她心里有点打鼓。 这种情况,应该用不上穆主任来捞她吧?

    她又没撤谎,确实是市长让她来商业局的,哪怕真的被人当场戳穿了,副局长也不能把她怎么 样。

    她这样顶多算是小题大做,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领导批评一顿。 总不至于把她的小干部身份撸了吧?

    设想了各种可能后,她觉得没什么大事,于是被人喊进办公室时,她又把一颗心搁回了肚子里。

    “叶同志,请坐吧。”张副局长态度还算客气,“先说说你们那个煤炉子的情况吧。”

    看清她那张过分年轻的面孔后,张副局长先在心里快速搜寻了一遍,市里有哪位领导姓叶。 搜寻未果,他便不再多想了。

    商业局算是热门单位,走门路攀关系的人不在少数。

    既然郭秘书和面前这位叶同志都是公事公办的态度,那他也照章办事即可。

    叶满枝坐到他对面的椅子上,尽量压下心里的紧张,露出一个还算得体的微笑。

    “张局长,我之前参加过您主持的型煤推介会,不知您还有没有印象?”

    张副局长对推介会有印象,对她早就没印象了。 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从推介会回去之后,我们基层干部就开始响应商业局的号召,大力推广使用蜂窝煤。但是第一 批购买的蜂窝煤用完以后,很多家庭又重新用回了散煤。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

    张副局长还没听过这种说法,打断道:“你这个结论是从哪里得来的?有具体数据吗?”

    就是身边居民的反馈呀!大家普遍反映蜂窝煤不好烧,并不如宣传的那样省煤省钱。后来有同 志发现,烧蜂窝煤不省煤,其实与使用的煤炉子有很大关系。“

    叶满枝向他介绍了普通煤炉子的弊端,然后着重推出了煤炉厂生产的这种新型煤炉子。

    “领导,这是昨天的晚报,第三版的这篇报道就介绍了我们光明煤炉厂的蜂窝煤炉子。”

    张副局长接过报纸,快速扫了一眼标题,《煤炉要节能,更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