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按照账本上的记录, 10月份,光是扫帚这一项就卖出300把,收入120元。

    叶满枝颔首说: "您去供销社逛逛就知道了,很多供销社的扫帚、拖把都缺货,凡是有货的,价格都不便宜。质量一般的4毛左右,质量好的能卖到7毛。咱们手工小组生产的就是质量好的那种。"4

    魏珍问出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小叶,我看你这账本上增加了许多新的手工项目,这些产品最后都销往哪里了?”

    家庭手工业的订单由街道办负责联系。

    为了能接到长期旦稳定的订单,通常要为工厂生产配套产品。

    比如给火柴厂生产火柴盒,给烟厂生产烟盒,给调料厂生产花椒面纸筒,帮制帽厂裁剪帽遮.……

    但工厂只有那些,全市范围内却有几万个居民生产小组。

    若想拿到工厂订单,也是需要走走关系、找找门路的。

    小叶是656厂子弟,也许有这方面的人脉。

    然而,叶满枝却理所当然地说: “这些新产品就是卖给批发市场和供销社的呀!”虽众人: "

    有点扯了。

    供销社的大门有多难进,大家都清楚。

    人家总不会因为你长得漂亮,就把产品收下吧?

    赵二贺好奇地问: “小叶,你怎么说服供销社收下这些产品的?”销社的柜台。”

    "不用说服啊,市场上缺什么,我就让手工小组生产什么,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就能直接送进供

    “那你咋知道市场上缺什么?你总不能天天去市场上守着吧?”

    叶满枝要负责婚姻登记,管着扫盲学校和煤炉厂,不可能再有时间去做市场调研了。

    “商品信息是我四哥叶满桂,以及魏大爷提供给我的!”

    “哪个魏大爷?"

    "就是魏国进魏大爷,"见众人仍没反应,叶满枝只好说出对方那个诨名, "魏监进!"

    “哦哦哦~”

    原来是他呀!

    提起“魏监进”,大家瞬间恍然了。

    魏监进在解放前是个经纪人。

    经纪人是干啥的呢?

    就是帮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干股和回扣

    解放以后,这种吃回扣的经纪人被国家取缔了,大部分经纪人主动或被动转行。

    有人去商店做了售货员,也有人被安排进工厂的供销部门。

    魏大爷当时被分去“生猪交易服务所”当了业务员。

    不过,他前年就退休了。

    退休以后不忘初心,时不时就要帮人家牵线搭桥,赚点外快。

    被工商和派出所抓住以后,死性不改,放出来之后继续干

    别人是二进宫,三进宫,魏大爷已经不知是第多少次进宫了,大家就给他起个外号叫"魏监

    进”。

    像他这样的,主要以罚款和说服教育为主,所以,魏大爷也算是街道办的熟人。

    年总要被街道教育好几回。

    穆兰一方面觉得小叶能把魏监进挖掘出来,算得上是知人善任,一方面又觉得这事不太靠谱。

    "没有,我让他担任家庭手工服务社,的顾问了,他经常去各大市场转悠,所以我每个月给他报销8毛钱的交通费,那账本上都记了。"

    "那魏国进没跟你要回扣吧?"

    叶满枝能跟魏大爷搭上线,还多亏了她四哥,

    四哥那些花鸟鱼虫,就是魏大爷帮他找门路销出去的。

    这俩人经常一起逛市场,全市各大市场都被他俩玩儿遍了。

    8毛钱的交通费里,其实还有四哥的4毛,但她要是说四哥的车费也被她报销了,似乎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张勤简狐疑地问: “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个家庭手工服务社的?”

    “我当时随口忽悠他的,”叶满枝赧然道, “没想到魏大爷还挺相信,干活特别起劲。”

    众人:""

    办公室里沉寂了很长时间,隔了不知多久,穆兰才打破沉默说: “我看还是可以开办一个家庭手工服务社''''的,就让魏国进当顾问吧。

    他们是国家干部,不能骗老头干活。

    这魏国进要是真能把家庭手工业的收入搞上去,由街道给他发点补贴也没什么。

    “看来小叶这汇报材料填得没什么问题。”穆兰笑道,“老张,你还是跟区里解释解释吧,这是咱们干部的真实成绩。另外,申报先进集体的材料也要重新整理一下,把家庭手工业取得的成绩加进去。”

    她心里有点为叶满枝惋惜,

    虽说她让四个年轻人都写了先进个人的申报材料,但那主要是为了鼓舞激励年轻人的。

    评奖委员会考察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