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要他说,省大也是重点,离家还近,上省大不比清华差。

    叶满枝问:“诗纯,你自己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十个志愿里,八个报了清华,两个报了省大,但录取我的这个““机械制造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并不是我填报的志愿。这么晚还在补录新生,恐怕不是什么好专业。”

    叶满枝将系主任的讲话,大致复述给对面的一家三口

    “录取你的这个专业,跟我们工业经济系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刚成立不久的,大家对它不了解,所以不敢报志愿。”

    叶满枝心里对这种有底气挑拣专业的人才,还是很佩服的。

    像她就不一样了,她是大大方方任祖国挑选的,祖国让她学啥,她就学啥。

    叶满枝安慰自己,还是她这样的在思想上更进步。

    刘副厂长听了她的介绍,又趁机劝起闺女来,“你看你小叶阿姨也是这么说的,我是你亲爹,还能害你不成?

    叶满枝:“..”

    刘诗纯是应届生,她俩其实只相差两岁。

    这个小叶阿姨的称呼,实在没有必要。

    自从她跟吴峥嵘结婚,她在大院里,尤其在东门这一片的辈分噌往上蹿。好多领导家的孩子,都喊她小叶阿姨。

    不过,有那机灵的会喊她小叶主任,这样的称呼让双方都舒服。

    一家三口当场争论起来,刘诗纯铁了心想上清华,冷着脸听不进劝

    吴峥嵘没心情掺和别人的家事,他同事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他的孩子还没出生呢。好不容易能过一天二人世界,他不想为别人的孩子耽误自己的时间

    于是冷淡开口说:“清华北大这种学校,能考上的,一次就中,考不上的,复读多少次都没用,进去了也是吊车尾。

    所有人:“.."

    话糙理不糙,但你能不能别当着孩子的面说啊?

    刘诗纯被他说得面色通红,眼里隐隐有泪光闪现,瞪着眼睛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招呼都没打声,撒腿就跑出了门。

    一眼追出去的刘厂长两口子,叶满枝埋怨道:

    “你说那种话,多得罪人啊!”

    “实话难免得罪人,”吴峥嵘无所谓道,“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帮你看看物理作业。”也许是吴峥嵘的实话起了作用,也可能是人家自己想开了。

    周一去上学的时候,叶满枝接受了刘副厂长两口子的托付,带着刘诗纯一起去学校报到了。她那个名字老长的专业,与工业经济系的办公室紧挨着。

    叶满枝将人送去办公室的时候,恰好碰到了好几天没见的陈莹,正掺着鼓风机,给技术课老师交作业。

    “陈老师,你这几天忙什么呢?我们班选班委都没见你过来!”“忙着炼钢呢

    陈莹将鼓风机交给老师,叹道,“我正要找你呢,咱们学校也要炼钢了,每个院系都要组织人手。工业经济系总共还不到两百人,这次你们大一新生也要参与进来。“

    叶满枝恨了想,问:“陈老师,咱们系里有会炼钢的学生吗?”

    “你们班那个陈特冶不是当过炉长嘛?”

    ”炉长只是组织调配人手的,真正炼钢还需要技术人才,要是小高炉的技术不达标,钢铁杂质太多,即使炼出来也用不了

    吴峥嵘去光明街的小高炉检查过,张勤简带人炼出来的钢铁有一部分能用,但并不适合656厂的生产需要

    陈莹正为炼钢犯愁,今年大三的学生要去企业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时间非常紧张。

    “但各院系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咱们工业经济系总不能落于人后。”

    叶满枝也不想炼钢,连本专业的课程都没掌握呢,她哪会炼钢啊!

    她拉了把椅子坐到对面,踌躇良久后,建议道:“要是每个院系都自己建高炉,咱学校里会被高炉挤满吧?咱们系的规模不大,不如联合其他专业一起干,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呗。”

    陈莹被她逗笑,“你看哪个院系是有钱的?大多数都只能出力。”

    “那不一定啊!咱们的技术课上不是做了不少东西嘛,那些作业总不能交上去就堆到仓库里

    吧?”叶满枝往她刚交给老师的鼓风机上指了指,“可以把这些作业卖了换点现金或者焦炭,到时候咱们工业经济系出钱,让其他专业出力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