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对昊奶奶的话深表怀疑。
不过,她很快就在吴峥嵘亲妈那里找到了答案
孙汝珍下了火车就直奔军工大院,见到小孙女便稀罕地说:“这孩子长得像峥嵘小时候,眼睛和鼻子跟她姑姑一模一样,眉毛和嘴巴像小叶,秀气。“
吴峥嵘跟她大姐是共用一张脸的,小漂亮跟姑姑长得一模一样,那还是像吴峥嵘啊。叶满枝心里高兴的同时,又有点酸溜溜的。
她的眼睛也很好看呀,孩子要是能继承她的眼睛和吴峥嵘的睫毛就好了。
孙汝珍这次回滨江,是专门来看产妇和新生儿的。
她早从叶满枝的信件里知道了预产期,所以幼儿园刚放假她就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
因着上次探亲的时候,叶满枝在南方买了好多干海货和水果干,孙汶珍以为她爱吃这些,这次回滨江,除了奶粉和麦乳精,还给她带了不少海货和水果。
常月娥第一次与这个亲家母接触,见到地上堆的那些吃食,不由跟女儿说:“你这个婆倒是挺大方的,就是眼里没活。”
来了儿子家,不帮着做饭,不洗尿子,不伺候孕妇,往那一坐跟个客人似的。
但是要说她是客人吧,人家还全天待在军工大院这边,要么看孩子,要么在院里侍弄菜地和小鸡。
早上来晚上走,跟打卡上班似的。
“我这婆婆做饭不好吃,你别让她做饭了。而且她也不咋管吴峥嵘的事,但她手面比较大。这次生孩子,她给了我两百块钱。”
常月娥暗暗咋舌,心说,不干活就不干活吧,亲奶奶能帮着照看一下孙女也很不错了。
于是,常月娥与孙汝珍分工合作,吴峥嵘也在每天中午回家吃饭、看孩子,除了晚上喂奶比较折磨人,叶满枝的月子做得还算轻松。
这天,她正抱着闺女,在大床上一起晒太阳。
刘金宝却突然跑来家里通知,新城公社的同志来电话找她,让她去新城公社一趟。
“没说是什么事吗?”
没有,好像挺急的,让你尽快过去一趟。”叶满枝向他道了谢,便不再多问了。
现在城市街道也成立公社了,新城公社就是原来的新城街道办,而她陪嫁的那套房子,就在新城街上,她买房子的时候,给那边留了光明街的电话。
等吴峥嵘晚上下班时,便将自己的猜测跟他说了,“八成是咱家那房子出啥事了,你明天替我去看看吧。”
昊峰嵘正抱着软乎乎的闺女打量,他总觉得这孩子的眉毛似乎有点淡,不由把孩子抱到灯光下仔细观察。
“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啊?”叶满枝焦急地问。
“听到了,我明天下了班就过去。”吴峰嵘将孩子放到她身边,向她求证,“你看她这眉毛是不是太淡了?”
新手妈妈立即被转移了注意力,凑过去跟他一起看。
“好像是有点淡啊,那怎么办?”
“先养养再说吧,要是长大以后还是这么淡,”吴峥嵘沉吟良久,在叶满枝以为他会有什么高见的时候,说出一句,“就让她用眉笔画眉毛吧。”
叶满枝:“...”
媳妇还要坐月子,吴峥嵘单独往新城公社跑了一趟。而后当晚给叶满枝带来一个消息。
市里要搞私房改造。
叶满枝在新城街上的那套房子是私房,公社想动员她参与私房改造。
“私房改造要怎么改啊?”
叶满枝坐月子期间不被允许看书看报,她又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对外面的新闻已经有日子没关注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据说是类似于之前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搞公私合营。”吴峥嵘翻出近期的报纸说,“社会主义不允许剥削,有人觉得收租金也是剥削的一种。”
叶满枝杵着下巴没吱声。
私房的租金确实要比公房贵很多。
她之前帮五哥找院子的时候,只敢在街道房管所找公房,就是因为公房的房租低廉。
光明街地处郊区,且大多数居民都有单位分房,街道公房的存量算是比较充足的。
可是市里那些房子,大多数都是私产,想在房管所租到公房还得排队。私房租金是光明街这边公房的两三倍。
她四哥的愿望就是能买套市里的院子吃租金,有了那租金,他一辈子都不用上班,可以专心侍弄花鸟鱼虫了。
叶满枝想了想说:“咱家的房子一直闲置着,没收过租金,那不算是剥削吧?也要接受改造吗?”
“公社想动员你把闲置的房子挂靠到房屋管理部门,到时候由房管所统一管理,统一修缮,统一调配,刨去修缮费、管理费、房地产税、保险费之类的费用以后,按照租金的一定比例给你定租。“
新城街的房子一直没人住,叶满枝主要是把它当成仓库用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