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她不肯为事业拼搏了!这老头咋想一出是一出呢!
吴爷爷在老伴的指挥下,拿出奶瓶给小不点喂水,还不忘继续给孙媳妇洗脑。
“我年轻的时候,都是从早忙到晚的,一心扑在事业上,要是像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还能有如今的成就?以后你早上七八点钟就把孩子送过来,放到我们这里,不要耽误学习和工作。”
叶满枝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老爷子居然这么看重她的事业。
以前还真是错怪他了。
叶满枝笑道:“玉琢还太小了,总需要人看着抱着,我怕把她留在这边太长时间,太消耗您二老的精力。”
“那有什么!”吴奶奶用舌头打着响逗孩子,刚说了“瞧瞧我们宝宝多好看”,又提醒老伴,“快把你那辆车推出来,让小叶看看!”
吴爷爷从楼梯下面推出一张白色的婴儿床,得意地说:“这床是我自己做的,要是年轻那会儿,我两天就能做好,现在体力不成了,一个多月才弄好。”
叶满枝望着那床头雕花的婴儿床,再一次感叹,真不愧是亲祖孙,一个亲手打了婚床,一个亲手给重孙女打了婴儿床。
瞧这婴儿床的精细做工,吴爷爷即使不走科研的路子,去当个木匠也饿不着。
她连忙替女儿道了谢,对这张婴儿床大夸特夸了一通,然后将吴玉琢同志放进柔软的小床里,意思意思让她试睡一下。
叶满枝本以为这只是一张精致漂亮的婴儿床,然而她还是见识浅了。
只见吴爷爷俯身插上电源,用拐棍在床边扒拉了一个什么开关,那小床就忽地轻轻摇晃了起来。土包子叶满枝瞬间瞠目:“哇!!!”
这床咋还会摇啊?
吴爷爷先去观察婴儿床里小不点的动静,见她不哭不闹,盯着上方的一个布老虎猛瞧,于是满意地说:“机芯有点噪音,速度好像也有点快了,回头我调整一下。”
叶满枝问:“爷爷,这床是您发明的呀?我还从没见过这种能自动摇晃的小床呢!”
“嗯。”吴爷爷矜持地频首,“我看这孩子还挺适应睡摇床的,你放心上学去吧,我们抱不动的时候,就把她放到摇床里。”
叶满枝心说,好家伙,吴玉琢同志刚出生仨月,就开始推动科技进步了。需要乃发明之母,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她把闺女留在了新鲜的摇床里,独自背着包去学校上课了。
等她坐进车间上技术课的时候,心里还在胡乱琢磨,不知那摇床睡起来是啥感觉。
摇床如果是吴峥嵘发明的,或是地点变成自己家里,她无论如何得坐进去亲自体验一下!叶满枝着实羡慕了一番自家女,想着一会儿下课再回去仔细看看那张小床。
不过,她这边刚走出车间,便被欧阳老师喊去了办公室。
“你俄文讲得怎么样?”
“还行。”
叶满枝以为欧阳老师是在变相催她加快工作进度。
她在课题组里的工作主要是整理汇总调研资料,偶尔陪欧阳老师去基层单位调研。另外就是翻译那本苏联小说《姐妹们》。
她生孩子之前只顾着看杂志上的爱情小说了,一直没正经干活。
等出了月子才抽空翻译了一半。
欧阳老师追读小说还挺起劲的,这几天总催她把另外几期的内容尽快翻译出来。
欧阳瑾对她这个“还行”的回答不太满意,严肃地说:“你如实地介绍自己的俄文水平,不要含含糊糊的。”
叶满枝连续两次俄文考试的书面和口语成绩都是满分。
但外专业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俄文老师打分时也一向手松。欧阳瑾不知她这满分的成绩里有多少水分。
叶满枝在课题组里与她混熟了,也敢说话了,不由笑眯眯道:“老师,有啥事您就直说吧,我小时候上过苏联侨民会的幼稚园,还不会写字就会说了,说得比写得好。“
“捷克斯洛伐克工业生产革新青年交流团,即将来滨江进行友好访问,咱们省大是交流访问的第一站,到时候代表团团长要给工学院和工业经济系的师生做一次演讲。学校恨挑选几个口语好的学生,做代表团的随团翻译。”
叶满枝只听那代表团一长串的名字,眼睛就亮了。
她想了想,问:“我记得捷克斯洛伐克,说的是捷克语吧?我不会捷克语啊!”
“学校只要求选拔俄文好的,要熟练掌握工业相关的专业词汇。”
苗主任想让工业经济系的师生们见见世面,这次演讲是他极力要求,让校长出面争取下来的。而且苗主任对翻译人选十分重视,这两天一直在大三大四的学生里挑选俄文翻译人才。
不过,俄文是工业经济系的副课,他们系调剂新生的时候,从不参考外语成绩。老苗挑选出来的两个学生,未必比人家俄文专业的学生好。
术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