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他俩带着孩子将滨江的大医院都跑遍了,医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让他们回家再观察观察。
吴玉琢小朋友能听懂大人说话,能给出正确回应,能跑会跳能吃能睡。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现在还跟着吴爷爷学了认字。
吴爷爷做了好多识字卡片,问她哪个是“火”,哪个是“我” ,她都能准确把卡片指出来。
在智力上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四哥眯着眼将一个酸苹果啃完了,跷着二郎腿说:“要我说,主要是你俩给孩子取名取错了!叫 ‘有言’根本没用!”
“怎么没用,咱妈说我跟五哥改了名以后,效果特别好!”
五哥小时候胎发少,常月娥给他取个小名叫来毛,现在的头发果然很浓密。
叶满枝七八个月大的时候还不长牙,常月娥就给她取名叫来芽,如今的牙齿果然洁白整齐。
轮到吴玉琢这里,她一岁之前都叫小漂亮,果然长得粉雕玉琢,可可爱爱。
如今最紧要的是让她赶紧开口说话,所以叶满枝与吴峥嵘商量过后,又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有紧言"。
期盼她能早点说话。
四哥在外甥女的小揪揪上弹了一下,惹得有言小朋友赶忙双手护住脑袋,冲他哼了一声。
“哈哈,你哼什么哼!有本事就骂我两句!”四哥逗了一会儿孩子,又对妹妹说,"你俩就不应该给她改名叫 ‘有言’! ‘有言’这名字虽然不错,但妹夫他姓吴啊,‘吴有言’,那不就是 没有话’嘛!”
叶满枝:“....”
“小名小名,哪有连名带姓喊的?你少挑事了!”
她在四哥面前理直气壮,但是,吴峥嵘回家以后,却被她埋怨了一通。
"都怪你姓吴,连累得咱闺女连话都不会说!她这话少的毛病肯定是随你的!我妈说我小时候可爱说话了,跟谁都能聊两句。”
吴峥嵘觉得闺女不开口,与姓氏无关,姓吴的人那么多,没见耽误谁说话了。
但媳妇说闺女可能随他这事,他也不好反驳,相较于叶来芽,他的话确实不多。
"刘工家那小子能在大年初一开口,八成是被炮仗声吓的,公社不是在动员10岁以下儿童去卫生所打防白喉疫苗吗,明天咱们带她去打一针,兴许也能被吓得开口了。”
叶满枝:“......”
主意馊了点,但她对女儿开口还是抱有很大期待的。
给小宝宝打针,在他们家算是一件大事。
除了陪叶满枝生产时,请过陪产假,吴峥嵘几乎从没为私事请过假。
这次为了陪女儿去打疫苗,他特意跟单位请了半小时的事假。
夫妻俩一起带着吴玉琢小朋友去卫生所了。
甫一进入卫生所的大门,便能听到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干嚎声。
吴玉琢瞪着眼睛看那些大哭的小朋友,然后又仰头看向牵着她的爸爸。尽管没说话,但父女俩已经形成了默契。
吴峥嵘解释说:“他们饿了。”
叶满枝:“......”
她倒宁愿吴峥嵘别太懂孩子。
不说话就能被大人意会诉求,闺女岂不是更不肯开口了?
夫妻俩没跟女儿说今天是来打针的,主要是想来个出其不意,刺激她赶紧说话。
叶满枝帮她露出手臂时,吴玉琢还没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晃荡着小腿,好奇地盯着卫生员的口罩打量。
等到针头扎进手臂,痛感侵袭的时候,她终于回过味来,将小脸埋在妈妈怀里,哇一声就哭了。
夫妻俩都没哄她,就等着她喊妈妈或者爸爸的时候,再上前安抚。
可惜人家谁也没喊,爹妈不抱她,她打完针以后,便主动环住妈妈的脖子,趴在肩膀上独自抽
噎。
自我疗愈了一阵后,渐渐收了声音。
吴峥嵘无奈叹气,看来今天的事假算是白请了。
叶满枝将孩子送给吴爷爷吴奶奶,便转去了系办工厂。
大四的最后一学期,工业经济系没有文化课,除了完成毕业论文,就是下工厂劳动实习。她今天刚走到车床旁边,就被陈特冶和边鹊桥喊了过去。
叶满枝虽然当上了系办工厂的副厂长,但该劳动的时候,还得下车间劳动。
“又有什么新消息啊?”叶满枝笑着问。
临近毕业分配,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陈特冶是年级团支部书记 ▽很能钻营 几平所有消息都是他打听来的
今天这个消息也不例外,
“系里要从咱们这届本科毕业生中,挑选政治素质过硬,又成绩优异的学生留校任教!”
叶满枝不怎么意外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