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处长还得跟领导汇报商讨。

    从基建委离开以后,秦副处长称赞了叶满枝的表现,表扬她基本按照之前商议的计划执行了。 但讲道理的时候还有点放不开,需要多锻炼。

    叶满枝笑着答应,让他以后需要带人吵架的时候,尽管喊上她。

    这会儿已是下班时间,与两人在汽车站道别,她便直接坐车回了军工大院。 吴玉琢在小班门口见到妈妈时,失落地问:“爸爸怎么还不来?”

    “爸爸去外地出差了。”

    “那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叶满枝也不知道具体日期,吴峥嵘这次出差比较特殊,出门前没交代具体归期,只说会尽快回 来。

    她像前几次一样,含糊地说:“快了快了。”

    吴玉琢小朋友在胸前背着一个硕大的军用水壶,闻言就小大人似的叹口气。

    三岁小孩的记忆浅,若是其他孩子,在分离半个多月的情况下,可能已经把亲爹忘到脑后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他们家的墙上和桌上到处都摆放着相片,抬眼就能瞧见亲爹的样子,基本没有遗忘的可能。

    叶满枝摸着闺女的小辫儿逗她,“你想爸爸干嘛啊?他回来以后,你就不能跟我一起睡了,还得 回你屋里自己睡去。你不是最爱跟我一起睡嘛!”

    “咱们仨也可以一起睡,我还能骑脖脖。”

    叶满枝心说,你爹才不想跟你一起睡呢,把你哪出大屋,就是你亲爹的主意! 不过,吴玉琢小朋友似乎真的很想她爹,当晚睡觉之前还哭了一通鼻子。

    叶满枝着实没想到军代表同志的魅力居然如此之大!

    平时也没见这父女俩有多亲热啊,吴峥嵘时常在严父和慈父之间自如切换,经常教训小漂亮! 若是被他知道女儿因为想他而哭了鼻子,他的孔雀尾巴能翘到天上去吧?

    她一边酸溜溜地想,不能让吴峥嵘知晓,一边拿过男人穿军装的相片,让闺女在她爸脸上吧唧 口。

    叶满枝其实也有点想男人了。

    哎,算了,她也吧唧一口吧。

    翌日是周末,以防闺女对着满屋子相片想她爹,叶满枝决定带她出门见见世面。

    最近市儿童国院在上演儿童剧《马兰花》,报纸上宣传了好长时间,据说当初在北京公演的时 候,万人轰动。

    叶满枝想让闺女也体验一下首都小朋友的快乐,于是买了两张票,陪她看儿童剧去了。

    这孩子平时只能通过收音机里的《小喇叭》,听一些儿童故事。今天第一次看儿童剧,把她眼睛 都看直了。反派老猫在观众席乱蜜的时候,她跟小朋友们一起嚷嚷“抓住老猫”。两个小时的儿童剧 看下来,嗓子都喊哑了。

    叶满枝决定带这个小土包子彻底开开眼,从剧院离开以后,又带她去中国大街逛了百货商店,在 吴峥嵘当年求婚的那家西餐厅吃了午饭。

    大手大脚花了十多块钱,终于心满意足地带着直打睦睡的小崽,回了她在新城街的小院休息。

    院子的大门半掩着,叶满枝推门进去时,姥姥姥爷正在菜地里摘豆角。

    她将孩子抱进屋里睡觉,重新返回院儿里说:“姥,你这菜地伺候得不错呀!”

    “哈哈,今年的雨水好,菜长得不错。”

    叶满枝拿了把椅子给她坐,又问:“怎么只有你俩在这边干活?我哥他们咋不来帮忙?”

    “他们在家盖房呢!家里乱糟糟的,我跟你姥爷出来躲躲清闲。”

    “怎么又盖房啊?前几年不是盖过一次嘛?”

    姥爷家其实挺大的,那院子是他当年刚来滨江时置办的,生了五个孩子都住的下。 后来常月娥四姐妹相继出嫁,那房子就更宽敞了。

    大舅生了四个儿子的时候,姥爷还挺高兴的,声称老常家以后只娶媳妇,没有嫁闺女的烦恼。 然而,孙媳妇聚进门以后,又开始生重孙子。

    叶满枝的每个表哥,至少有两个孩子。

    老常家的大人孩子加起来,有二十多口人,最大的孩子都十六了。即使二表哥搬去了单位福利 房,那院子仍不见宽散。

    甚至还得在院子的空地上另外加盖两间房。

    叶满枝摘了根黄瓜,在水桶里洗了洗,劝道:“我看你俩别在家里挤着了,直接搬到我这里来住 吧。反正两边离得不远,即使住过来,也不耽误我大舅孝顺你们。”

    “那不行,我自己有家,哪有住在外孙女家里的?”姥爷背着手不同意。

    “嘿,你家不是挤着难受嘛,我这房子又一直空着。”叶满枝往院子里指了指,“你们住进来, 既能帮我看房子,又能就近伺候菜地,还能住得舒服点,有啥不行的!”

    这两年城市物资供应紧张,姥爷和大舅在她这院里开辟了两块菜地,夏秋两季基本不用买菜。 姥爷仍是不同意。

    他连女儿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