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第563章 大明需要文理双修

第563章 大明需要文理双修

蒋庆之此次在苏州府干的事儿太过血腥,说实话,弟子闻讯后也颇为惊讶。拿人也就罢了,竟然当场枭首十馀人……难怪京师不少人说他是屠夫。」

    钱正缓缓看向蒋庆之,「这位是……」

    「在下便是你口中的那位屠夫!」蒋庆之淡淡的道。

    钱正:「……」

    「老夫王庭相!」先生拱手,「书院辩驳时,老夫曾见过长威伯,那日长威伯以一己之力令众大儒无言以对,老夫回来后沉思许久,觉着长威伯的说法有些偏颇之处。」

    蒋庆之点头,「请说。」

    王庭相说道:「长威伯说我儒家只说不做,可我儒家做的是心。」,他指着心口,「万事皆由心而发……」

    啧!

    听到这个,蒋庆之不禁就觉得牙痛,他觉得这位老先生和唐顺之估摸着会有共同语言。

    「……心不正,则国不稳。我儒家教化天下,君臣父子,官民秩序一定,如此王朝稳固……而墨家只知晓打造器物,再强大的器物,可能抵御人心反覆?」

    王庭相从容说道:「就算是手握无上利器,可人心不正,也只会沦为藩镇与野心家作乱的工具。长威伯以为然否?」

    老夫子后面这番话让本想离去的蒋庆之动了心,他微笑道:「在我看来,儒家乃是文,可对?」

    王庭相点头,「正是如此。」

    「那麽墨家是工。」

    「正是。」

    「文,教化天下。可要强盛大明,需要的是什麽?工!」

    「非也,人心教化,则国稳固……」

    「可如何抵御外敌?」蒋庆之目光炯炯的道:「难道也用人心,用教化?千年以降,汉唐是用刀枪教异族做人,而前宋却是用赔款来消灾,最终难免被一阵毒打,从汴京滚到了南方苟延残喘。先生何以教我?」

    王庭相说道:「君贤明,臣尽心,整顿军队就是了。」

    钱正说道:「上次清洗京卫,先生就说此乃正道,对那些反对之人嗤之以鼻。」

    蒋庆之的兴趣越发浓郁了,「异族有铁骑,有野蛮,令九边将士闻风丧胆,那麽,儒家对此可有办法?」

    王庭相干咳一声,就在蒋庆之等着老夫子的糊弄时,只见他叹息一声,「难。」

    能主动说出难这个字,令蒋庆之不禁多了几分敬意,「二十年前佛朗机人在广州外海与我大明水师厮杀两场,坚船利炮令我水师震怖。儒家可有解决之道?」

    王庭相仔细想了想,蒋庆之说道:「王先生从小读书学的都是文,对于此等工事怕是一无所知吧?」

    王庭相叹息,「正是。不过……」

    不过什麽?

    钱正见先生局促,忍不住反驳,「此事自然有工部,有工匠去为之。我等教化人心就是。」

    「匠户乃贱籍,且统御他们的乃是儒家子弟,他们懂工事否?外行人统御内行,且做事的都是贱籍,你觉着如此构架,可能改变现状?」

    钱正说道:「只要朝中重视,在下以为不是问题。」

    「可朝中衮衮诸公在忙什麽?」蒋庆之反问。

    钱正说道:「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非也!」蒋庆之说道:「他们忙着争权夺利,忙着蝇营狗苟为自家捞好处。另外,不是没人看出火器的犀利之处,可朝中群臣为何视而不见?是眼光狭隘?不,是因他们不懂!」

    蒋庆之看着王庭相,「遇到不懂的事儿,他们不是说躬身去问,去学,而是把头抬起来,倨傲的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为何视而不见?是因倨傲,是因心虚!」

    「他们倨傲什麽?从小……」蒋庆之指着课堂里那些好奇看过来的孩子们,「从小他们就被灌输儒学至高无上,当遇到麻烦时,他们自然会想着从圣贤的文字中去寻求答案。若是寻求不到,他们便会无计可施……可却放不下身段,于是便把事儿丢在脑后……」

    蒋庆之轻声道:「前宋国势式微时,那些文人可有法子?没有。他们是如何做的?装作不知晓……宁可等死,也不肯做出一点改变。」

    王庭相反驳:「前有范文正,后有王安石,我儒家也有仁人志士。」

    「可谁赞同,谁反对?」蒋庆之看着他,「谁在反对?」

    王庭相默然。

    「先生准备把这些孩子教导成什麽模样?依旧是从圣贤书中去寻觅钱财,寻觅名利欲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