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通自生

    三天之后。www.minghui.me

    钱塘县外的土路上一辆牛车晃晃悠悠的停了下来。

    一个青衫士子背着书箱跳了下来,伸了伸懒腰。

    没有多少余钱雇佣马车的许宣最终选择搭车出门。

    “许相公,就送你到这里了,进山走不远就是崇绮书院。”

    “多谢老丈,这是....”

    “唉~~~许相公这不是打老汉的脸嘛,咱们钱塘谁不知道许相公为了咱这些人一掌拍死张三那狗...。”

    老汉抵死不收,表示收了许公子这样好汉的钱以后在县里也混不下去了。

    我什么时候成好汉了?还一掌拍死张三?

    许宣已经放弃辩解这种事情,也收下了对方这份好意。

    而老汉也是心满意足,以后可以跟人好好吹吹。

    铁掌镇钱塘的许相公知道吧,可是坐过咱的车的。

    两人分开,许宣背上游学用的书箱走上了新的道路。

    一个时辰后。

    大意了....

    看着眼前望不到头的土路和四周比人还高的杂草,以及时不时蹦出来的蛇虫鼠蚁感觉还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记忆中崇绮书院在钱塘县外的南山之中,直线距离不算远。

    可是古代出门的距离要充分考虑路况,以及地形。

    记忆和感官的冲突再次提醒他这里是一个未知的朝代。

    盘旋的山间道路非常难走,无奈他只能折下一根树枝继续攀登。

    还好身上有源源不断的力气涌出,这一程走的并不算艰辛。

    路上还有几辆马车进山,没有一辆愿意搭乘这个连车架都没有的穷酸秀才。

    今天是崇绮书院招聘教习的日子,能来的都是自负才学想来入职的竞争者。

    若不是书院两位老教授突然归乡,还真轮不到这些年轻一代来争这个代理教习的机会。

    虽然都是家学渊源出身,可是崇绮书院作为江南三大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就是朝中同窗甚多,甚至还有直达天听者数人。

    在科举盛行的今天,学阀已经逐渐压过门阀。

    这些世家子弟能来也是走的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案。

    当然不会帮助一个竞争者,尽管对方看上去毫无威胁。

    更有甚者还拉开马车帘子发出几声嗤笑。

    “还真是什么人都敢来教书。”

    随后便打算扬长而去。

    许宣....你们知不知道这种突然嘲讽的行径很反派啊,只有被打脸的路人甲才会露出这种嘴脸。

    再说我可不是钱塘县里的书生许宣了。

    于是自然的给出了一个中指,不管看不看的懂对方肯定会不爽,那我就爽了。

    马车上的那人确实没有看懂,也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祝福。

    “哼,小人行径,走!”

    不想失了身份的车中人催促着马车跑快一点,似乎多说一句都是污染。

    许宣倒是无所谓的继续上山。

    来崇绮书院教书只是为了有正当理由离开钱塘县的备选计划中的一个,若是没有入职还有其他的道路。

    记忆中还有一个在苏州开药房的亲戚可以投奔,所以得失之心并不是很重。

    走着走着突然一阵带着湿气的山风吹来,四周草木也发出了沙沙的声音。

    这是....

    滴答,滴答,滴答,连成一片。

    是雨滴落在了树叶之上的声音。

    好嘛,还下雨了。

    这叫屋漏偏逢连夜雨?不,这个时候必须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啊。

    可惜没穿蓑衣,差了几分感觉。

    不过没有蓑衣,咱有油纸伞,也很有意境。

    离开钱塘县的许相公思维越来越跳脱。

    从书箱里抽出油纸伞撑开,准备继续前行的书生突然定在原地。

    怔怔的看着山间蒸腾而起的白雾有些晃神,这是在现代都市中好久不见的山林雨景了啊。

    清新、湿润且带有些许泥土和植物的气息往鼻腔里融入,草木的芬芳具有一种独特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感官体验。

    而在看不见的视角之中,山林树木在雨水的滋润下,精气正在被迅速催发,朝着人影涌来。

    无形的波动从许宣的身上无意识的开始传递出去,精神正在与自然产生交互。

    钱塘县内的许宣内心中顾虑得失太多,有穿越而来的茫然,也有担忧被发现的惶恐,更有一种脱离世界的极致孤独感。

    而摆脱了熟悉的人群,复杂的人际关系,才让其放松下来。

    一种真正的穿越重生的感觉,接下来就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迈开脚步,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