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476章 皇帝回京,阿拉伯黑奴

第476章 皇帝回京,阿拉伯黑奴

    不超过五岁的孩童,占据总国民人口60%是特娘的什么体验?

    李承乾一脑门子的汗。m.chuangshige.com

    快速的翻看着手中的文书。

    关内道和河北道、河东道贞观六年的新生人口比之贞观五年明显减少,这除了本身父母工作可能受到影响外,这三道的人口结构趋于完全饱和,也是一方面的因素。

    但是......这几道的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但,大唐其余各道因为新政效果的全面铺开,却是迎来了他们的造娃冲刺。

    原本应该减少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减反增......

    这下,朝廷面临的压力又将会以指数结构增长。

    翌日朝会,李承乾便着重的与百官商议起了这件事。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大唐的人口增长一直以来都是非常警惕的,也并非没有向李承乾谏言说该让老百姓们,减少生育。

    但被李承乾否决了,后世的计划生育他是知道其中残酷的。

    且不说百姓们想要生孩子,那是说明了眼下生活富足安康,还有利可图,若是不让生了,那难道百姓们就真的不生了吗?

    那岂不是另一种的人口藏匿?

    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殿下,眼下我大唐人口虽说破亿,但青壮年占比却不足三成,恐国朝不稳,若想要稳定局面,暂且减少新生出生土地分配迫在眉睫.......”工部尚书段伦出列谏言。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唐俭却是表示反对:“殿下,不可!如今官府鼓励生育已有数年,忽然停止或减少新生儿土地分配,恐激起民怨,须知患寡而不患均......有些百姓家已经多分配了土地,孩子少的反而吃了亏,百姓恐有怨言啊。”

    “那就迁移!河西道、镇北道,还有如今新开设的辽东道都是人口匮乏的地方,且还有大量的土地。”刑部尚书李道宗开口。

    “如今都已经分配完土地了,百姓也都已经分家分户,岂会丢下眼下耕作的极好的土地和奴隶,千里迢迢的去那些苦寒之地?”

    “.......”

    朝堂诸公你一言我一语,皆说的有理,但又彼此多多少少有些想法。

    李承乾身旁,九皇子晋王李治和八皇子越王李贞静静看着。

    其实大体的框架,早在新政推行初年,太子和太原府的官员们就已经设置好了框架。

    自家青壮年不够,不能将那么多的土地全都耕种出来。

    那就改变生产方式!

    研究新农具,从国外捕捉和购买奴隶。

    人口激增,固然造成粮食严重短缺。

    那就研究农事,培育新的优质良种,或是从国外进口,改变饮食结构,让百姓们肚子里的油水多些,对粮食的消耗自然就会少一些。

    还有教育、医疗等等方面,这又是一大笔的投入......

    总之明明是临近年关长假休沐,六部以及大唐各个肱骨能臣们,却是尴尬的发现,来年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可怕的工作量。

    户部要安排人口迁移。

    工部要加大如河西道、辽东道以及镇北道的基础建设投入。

    礼部要建更多的大学,尤其是李承乾提出的大唐师范大学,这在如今这个对老师这个身份看得极重的年代,更是一个不小的重任。

    刑部要制定出更加严厉的,针对奴隶逃脱,以及主奴通奸的惩处力度。

    兵部这边也接到了太子的命令,要将地方的城卫军和衙门捕快进行筛选和整合。

    分为职业的城卫军,专门负责防备地方出现大规模武装暴动;巡捕,类似李承乾后世的地方警察;另外便是专门处置命案和恶性案件的法捕。

    吏部,依旧如往些年一样的,继续加大对地方官员的培养和筛选,配合好来年的各项事务顺利推行.......

    就在长安这边各部门在一场朝会之后,纷纷进入忙碌的开会仪式和分配来年任务的时候。

    贞观皇帝陛下也终于是在纠结了几日后,带着车队启程返京团圆。

    成都府刺史卢仕明看着消失在视线中的车队,长长吐出一口气。

    “大人,咱给陛下准备的那些东西,真的没问题吗?”

    卢仕明叹息,目光左右看了一眼,警告似的压低声音:“墙司马,此事只有你我两人和陛下知晓,那几个书生可要打点好,不能让他们那边出了披露.....”

    墙奔担忧:“可,可那几个书生写得诗作,如何能够和太子殿下相比?”

    他还想说什么,卢仕明却是一把将他按住。

    “便是比不上太子,难道,那些诗作还比不上陛下自己作的吗?用还是不用,陛下自己决定即可,我等只需守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