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天子驾崩

    帅帐内,邓渊听完李国忠的话语,思索良久,试探性的说道:“大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www.banweishuwu.me废帝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朝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若处理不当,恐生大乱。” 

    邓渊也没有想到,李国忠深夜找他谈话,竟然是为了废掉熙宗皇帝,另立一位新君。 

    这关乎皇帝的事情,他不愿意过多参与,因为,不论成败,参与此事的人,都很难善终。 

    于是,他只能劝说李国忠打消这个想法,“大王,陛下现如今沉迷于酒色,龙体日渐消瘦。” 

    言外之意,就是当今皇帝,没几年活头了,您何必急于一时,落下千古骂名呢? 

    可惜,他不是李国忠,不明白那个位置的诱惑。 

    李国忠现在只差最后一步了。 

    而且,他的年岁也不小,等不了了。 

    李国忠皱起眉头,眼神坚定道:“本王知道其中厉害。但,今日苏贼以匡扶周室的名义号召各地藩镇,纷纷得到了回应,致使本王多年的筹划付之东流,让李国昌这个老匹夫得到了喘息之机。” 

    “那么,明日其他人打着这个旗帜,讨伐本王时,岂不是也会得到回应。而且,周室的存在,平卢等藩镇始终没法归心。” 

    还有一点,就是李国忠对周熙宗非常不放心,怀疑他是在卧薪尝胆,现在的一切都是演给自己看的。 

    待自己放松警惕时,就给他来上一记重击。 

    邓渊听闻此话,立马明白了李国忠的意思。 

    他想要的不是另立新君,更好的操控朝廷,而是为了取而代之,另立新朝。 

    这让他既激动,又忐忑。 

    如果李国忠称帝建国,那么他就是开国功臣,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但,如果搞砸了,导致各地烽烟四起,各地藩镇群起而攻之,那么他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他深呼一口气,缓解了一番内心的情绪,说道:“大王,现在李国昌未灭,苏贼又在东南搅动风雨,宋文通也在蠢蠢欲动。这个时候废帝,会不会太急了。” 

    李国忠起身,身上散发出藐视四方的气势,自信地说道:“本王自起兵以来,历经数百场战事,这几十年,本王南征北战,从尸山血海中,一步步杀到了现在的位置。区区宵小,何足惧哉。” 

    “现如今,北方大部已经归属于本王,是时候,再造乾坤了。当今陛下,昏庸无道,宠信奸佞,百姓苦不堪言。若不废旧帝,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话说到这个份上,邓渊也没法装聋作哑。 

    他缓缓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大王若要成就霸业,还需解决三个问题。其一,当今陛下,龙体欠佳,出现意外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此时大王正在前线征战,正好可以避嫌。” 

    李国忠微微点头,“邓卿此计甚妙。本王会安排人去做此事。剩余两个问题是什么?” 

    邓渊拱手道:“其二,朝中及魏国中,依然存在不少忠于周室的臣子、将领,这些人需要清理掉。尤其是朝中的大臣。” 

    “其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王在收到京师噩耗后,应尽快结束与李国昌的战争,班师回朝,着手新帝的事意。当忠于周室的臣子清理干净后,大王应尽早登基大宝,并且给各地节度使和将士,封官赏爵,稳住军心。接下来,才是处理各级地方官员的事情。” 

    邓渊一口气说完全部策略后,低头等待李国忠的安排。 

    李国忠沉默片刻,笑道:“卿真乃本王之肱股。每每遇困,卿总能以卓识远见,为本王出谋划策,有卿在侧,本王心安。事成之后,本王定当重赏。” 

    邓渊急忙跪拜谢恩,“多谢大王!臣定当誓死效忠大王,对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国忠满意的点点头,不经意问道:“新君人选,邓卿可有推荐。” 

    邓渊回道:“臣对诸位皇子知之甚少,没有人选。” 

    “真的?” 

    邓渊肯定的说道:“臣之所言,句句确凿。新君人选,当由大王来定。” 

    李国忠微微颔首,与邓渊聊了一些细节后,便让其下去。 

    “臣告退!” 

    邓渊离开帅帐后,摸了摸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抬头望向夜空,叹道:“诶!伴君如伴虎啊!” 

    接着,想到新朝建立所带来的荣华富贵,史上留名,他又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 

    京师。 

    皇城。 

    夜幕笼罩着整个皇宫,阴沉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照亮了某一处偏殿。 

    殿内,两名太监正在低声交流,“已经送进去了吗?” 

    “送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