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北伐

    夏天的风,微微吹过长江,江水滔滔,波光粼粼,商船如织,往来不绝。m.gudengge.com

    

    船帆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白色的光芒,货船满载着各种货物在江面上穿梭。

    

    金陵城外,绿树成荫,蝉鸣阵阵。

    

    官道上车水马龙,行人们或骑马,或乘车,匆匆赶路。

    

    路边的茶肆里坐满了歇脚的旅人,他们一边品尝着香茗,一边谈论着沿途的见闻。

    

    不远处的农田里,农民们正在辛勤劳作,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掩盖不住脸上的喜悦。

    

    金陵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

    

    街头巷尾,小贩们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糖人儿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的,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手中拿着新买的玩具,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便是大唐的皇宫。

    

    宫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

    

    御花园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

    

    一座凉亭内,苏宇正捧着一本史书查看。

    

    这是他命翰林院主持编纂的《周史》。

    

    历时两年,终于编纂好了。

    

    今早的时候,翰林院院使姚启光将其呈上,只要苏宇点头,就可以正式刊印发行。

    

    他大致看了一遍,还行,基本符合他的要求。

    

    整本史书所记载的内容都比较公正,比如周朝末年的朝堂纷争,还有李国忠篡位弑君的内容。

    

    此外,也就是对大唐的建立用了一些春秋笔法。

    

    苏宇之所以下令编纂《周史》,主要的目的是宣扬大唐的正统性与合法性,顺便安抚一番周朝的老臣。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为这次北伐做准备。

    

    因为,在魏国的《周史》中,李国忠篡周的这段历史被篡改了。

    

    苏宇想通过此举,打击魏国对中原的统治根基。

    

    就在他看到周宪宗的时候,李德全走了进来,轻声禀报道:“陛下,军统局局长,何承华,何大人求见!”

    

    “宣他进来!”

    

    “遵旨!”李德全躬身退后,向着外面而去。

    

    片刻后,李德全带着何承华来到御花园。

    

    “陛下,何大人到了。”

    

    说完,李德全退到两丈之外。

    

    何承华恭敬的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苏宇放下手中的《周史》,平静的开口道:“平身!何爱卿,你找朕所谓何事?”

    

    何承华谢恩后,起身说道:“陛下,北方的大战停下来了。”

    

    “嗯?”苏宇吩咐道:“说吧!具体是怎么回事?”

    

    “遵旨!”

    

    何承华将晋、魏两国这段时间的交战说了一遍。

    

    最后说道:“这个月初,晋王突然下令晋军全线北撤,所有的军队都撤到了安阳河,潞州一带。”

    

    “安阳河?不是赵州?”苏宇缓缓起身,边走边问道。

    

    何承华跟在身后,回道:“回陛下,是安阳河。晋王撤退到安阳河就停止了继续北撤,据探子来报,晋军抵达安阳河后,便开始四处搜集粮草。”

    

    苏宇闻言,若有所思地问道:“从洛阳出发的魏军呢?”

    

    “陛下,魏国大将范师厚率领的魏军得知晋军北撤后,退回了安泽府。目前,与晋国的靖澜军在安泽府一带对峙。”何承华禀报道。

    

    “呵呵~”苏宇轻轻一笑,他明白了李继义的打算,这是等着大唐出兵北伐呢。

    

    果然,这个世上没有愚笨之人。

    

    他想要等晋、魏两国两败俱伤,在出兵北伐,坐收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