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风,轻轻拂过关中大地,没有带来丰收的喜悦,却带来了一阵阵肃杀的气息。m.aiqqx.com
玄月初一,正午时分,长安城的凉军正在城墙上巡逻。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平静,他们循声望去,只见东北方向的官道上,一支骑兵风驰电掣般朝着长安城奔来。
骑兵的队列中,有三杆大旗异常醒目,一杆是“唐”字大旗,一杆是黑鹰旗,还有一杆是“一”字旗。
这支骑兵,正是赵启山率领的骑兵第一军。
赵启山抵达长安城后,直接绕过长安城前往西面。
然后在西面的官道上驻守,明显是要截断长安城内人员的出逃之路。
城墙上的士兵们这才反应过来,唐军已经兵临城下了,纷纷惊呼:“唐军来了,唐军来了。”
一名校尉闻言,急忙走出城楼,大声喝道:“瞎喊什么?唐军正在和荣国公(封子清)在渭水以北作战,怎么可能抵达长安.....”
话还没说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城外,大批唐军骑兵正朝着西面疾驰而去。
“这....这...唐军真来了。”
校尉不敢耽搁,匆匆朝都尉住处奔去。很快,唐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就传遍了整座长安城。
还没有来得及逃出长安城的官员听闻这个消息,纷纷指责封子清无能。
他手握六万大军,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就让唐军兵临城下了。
这样一来,他们注定跑不出这个是非之地了。
相比这些中下层官员,凉国的高层对于唐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并不意外。
就在昨天晚上,封子清派来的士兵,就将渭水之败的消息传了回来。
满朝文武早已在商议迁都之事,毕竟有李继义的先例在前,他们也打算效仿,只要国祚能延续,他们依然是国家的顶层人员。
与其在大唐寄人篱下,不如在凉国身居高位。
然而,唐军的行动比他们预想的更快。
在骑兵第一军抵达的一个时辰后,骑兵第二军,第三军相继抵达长安城。
他们分别占据各个要道,彻底阻断了凉国高层外逃的通道。
接下来的三天,河东集团军的主力陆续抵达长安城下。
与此同时,武功县、天水城、萧关等地失守的消息接连传入长安。
这些消息如雪片般飞来,再加上徐大牛不断发起的宣传攻势,长安城内人心惶惶。
百姓们得知消息的时间永远是最晚的。
当唐军出现在长安城下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唐军已经渡过大河,打到了长安。
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出城,躲避接下来的战乱。
不过,城门早已关闭,士兵们严守城门,并责令百姓回去。
同时通告,全城已经实施戒严,百姓不得在城内四处闲逛、不得聚集。
违者,直接抓捕,送到城墙守城。
百姓们只能返回家中,默默祈祷战火不会波及到自家。
和百姓一样慌乱的,还有那些没能及时离开长安的权贵和富商。
他们想尽办法要出城,哪怕知道出城可能会被唐军扣押,也在所不惜。
毕竟,被扣押总比丢了性命强。
现在还未开战,军队还算克制,一旦大战爆发,唐军攻入城内,后果不堪设想。
皇宫之中,气氛凝重压抑。
凉帝宋永策召集群臣商讨对策,他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台下众人,问道:“诸位爱卿,如今局势危急,可有良策?”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无人应答。
宋永策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提高音量道:“朕问你们,到底有没有办法化解眼前的困境?”
过了片刻,王卓长叹一声,缓缓起身说道:“陛下,依老臣之见,如今只有三条路可走。”
宋永策急忙问道:“王爱卿,哪三条路?还望速速道来。”
王卓神色复杂,拱手说道:“其一,命符道昭,黄韬叙集合西部兵力,全力攻克萧关,凤翔府,武功县等地,打通长安与西北的联系,护送陛下西行。在此之前,朝廷需集结所有力量,坚守长安城。”
宋永策闻言,眉头微皱,未作声,示意他继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