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智慧与努力

寻常的兴奋。

    

    “不仅仅是速度,你们注意到飞行姿态了吗?整个过程中,飞机至少保持了15度的迎角,而且完全可控。”

    

    付正国的话让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飞行员的实际体验同样至关重要。

    

    歼8的低空低速性能曾是每个华夏航空工程师和军事爱好者心中的痛。

    

    与杨知书因歼8性能提升而感到的惊喜不同,许宁这位重生者对歼8低空飞行的表现有着更深的感慨。

    

    因为这并不是一款全新的机型,现场也没有多少高层领导出席。

    

    总研发师杨知书与改进项目的领头人许宁在人群中央紧紧拥抱,表达了彼此的敬意。

    

    此刻最重要的是迎接试飞员的归来。

    

    除了显著提升的低空低速操控性外,付正国还特别提到了新座舱的研发,特别是那块一体化的前挡风玻璃,这让一直默默站在一旁的姚美玲也露出了笑容。

    

    人群逐渐散去,大家准备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杨知书叫来一位秘书,轻声吩咐道:“通知食堂加几个好菜,今晚我们要稍微庆祝一下,特别是要为许宁同志做出的杰出贡献好好庆祝庆祝。”

    

    “加菜可以,不过酒就免了吧,我们晚上还要分析试飞数据,明天可能还有会议。等飞机正式定型后,再好好庆祝。”

    

    许宁特意走在队伍的最后,默默地检查了一下当前的项目状态。

    

    【科研积分:120理论等级:Lv2】

    

    同一时间,在苏霍伊研发局里。

    

    至于购买雷达和导弹的资金,苏霍伊公司一分都没有得到。

    

    波戈相似乎明白了老师态度大转变的原因,心中充满了疑惑。

    

    “这...您怎么突然?”

    

    尽管两人被指派完善歼8IIACT的技术,但对于其他型号的资料,他们依然一无所知。

    

    工程师特鲁索夫担忧地说道:“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

    

    他的同事莫辛则轻松地说:“那就这样吧,我去联系一下,你先去食堂给我带点吃的回来。”

    

    苏-27作为一款重型战机,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0吨,对华夏的航空工业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莫辛比特鲁索夫年长一些,他曾参与过苏-15的后期改进工作。

    

    他倚靠在墙上,手指轻抚着浓密的胡须,问特鲁索夫:“特鲁索夫,你注意到那架飞机刚刚低空飞过吗?你觉得它的速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