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365章 引入更先进的技术

第365章 引入更先进的技术

 

    “当然,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解释的问题。”许宁自信地回答,准备继续他的讲解。

    

    许宁翻转了写满字的黑板,露出空白的那一面,开始讲解他的新设计:

    

    “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中,我打算采用一种新的进气道——DSI进气道。

    

    这种设计不仅能让飞机减重130到150公斤,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低风险的平台来验证这项技术。

    

    如果一切顺利,这项技术可以应用到十号工程,甚至是未来的第四代战斗机上。”

    

    “基于这两个理由,再加上空军确实需要一款新型高级教练机,我认为我们的设计方案几乎可以确定下来。”

    

    “DSI进气道?”

    

    孙尚忠皱眉思索了一阵子,回忆起几年前漂亮国研究的一种紧凑型进气系统。

    

    “我记得那是漂亮国研究的一种高级进气道,应该就是你说的这个吧?”

    

    许宁点头表示肯定:“你记得没错。实际上,我在之前的设计中已经尝试过类似的概念了。”

    

    说着,他在黑板上快速画出了两种进气道的截面图。

    

    “在歼7F项目里,我用机头雷达罩作为前体,简化了进气道结构,从而提高了进气效率。

    

    但传统半圆锥形设计对气流控制不够精准,因此还需要复杂的扇形唇口来排除附面层,这反而增加了阻力和重量。”

    

    这时,旁边的一位工程师插话道:

    

    “我记得有一张F-16的照片,虽然很模糊,但那个进气道看起来确实像您说的那样,形状有点奇特,就像是蛤蟆的嘴。”

    

    孙尚忠则更关注技术细节:“那么,DSI进气道的关键就在于那个鼓包的形状吗?”

    

    “正是如此。”

    

    许宁解释说:“鼓包压缩面是按照乘波原理设计的,尽管概念简单,但实际计算非常复杂。

    

    我们需要选定追踪点,在流场中追踪这些点,形成鼓包压缩面。不过,我现在需要先整理思路,完成总体设计。”

    

    许宁的目标与涡扇9的研发初衷相似,都是为了未来重点型号预先探索关键技术。

    

    这次是为了歼10,他希望能在后续的全状态原型机上采用DSI进气道,以优化歼10在中低速下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