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趁热打铁

是硬通货——这对于当时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的华夏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可以直接用石油交换,解决国内能源短缺的问题。

    

    钟市强,这个410厂的管理骨干和精工计划的关键人物,无疑会从这些项目中获益。

    

    然而,在与韦尔什讨论完TF30发动机大修后,对方对涡喷14的兴趣似乎减弱,这使钟市强意识到韦尔什可能只是来评估他们的技术能力。

    

    深知自己不擅长推销,钟市强选择不再强求,而是巧妙地将话题转向了歼8C和歼7F的卓越性能。

    

    尽管韦尔什承认在春洲航展上看到了歼8C令人印象深刻的飞行表演,但他依旧没有表现出购买意愿,这让钟市强感到无计可施。

    

    晚餐结束后,钟市强找了一个航技集团的领队一起探讨。这个领队是随波思代表团一起过来的,两人同属航空工业体系,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语言。

    

    钟市强递上两支烟,点火之后,轻松地引入了他关心的话题:“这些波思客人不远万里来到我们华夏,难道只是为了参观410厂?”

    

    领队抱怨道,这次访问安排得紧,甚至影响了他的春节假期。钟市强对此深有体会,点头表示理解。

    

    随着谈话深入,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趁热打铁,钟市强询问接下来的行程。

    

    领队透露,波思代表团首先到访盛京的410厂,最后前往南郑的182厂,中间的具体日程由航技集团安排。

    

    “182厂?”

    

    这个目的地让钟市强略感意外,毕竟那里的知名度并不高,就像筑城的云马厂一样低调。

    

    “那边有两架他们早先订购的运8F运输机,因为改进工作耽搁了交付时间。这次正好一起接收并开回去。”

    

    钟市强明白了情况,他把快抽完的烟在栏杆上掐灭:“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走?”

    

    领队的烟还燃着一半:“我们计划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走访一圈。

    

    波思人对购买新飞机似乎不感兴趣,他们更想对我们现有的老飞机进行升级延长寿命。

    

    他们同意让我们派遣技术人员和飞行员近距离接触美军的飞机,了解其性能。”

    

    “所以是老飞机升级项目啊。”

    

    钟市强抓住了重点:“除了F-14,波思人还有哪些机型?总不能只靠一种型号撑场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