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恐惧

尝试跃升,用机炮射击。”

    

    毕竟,他们与敌机的高度差仅500多米,理论上值得一试。

    

    不过,动力跃升不是常规操作,加上开火的风险,可能危及飞行员的生命安全。

    

    “我们有其他选择。”

    

    无线电中传来一位电科14所雷达工程师的声音。由于歼8c仍处于试验阶段,这次任务还配备了来自制造厂的技术人员。

    

    “多功能显示器下,右边数第二个按钮,标有‘抗干扰’字样,按下它试试看。”

    

    尽管接装歼8c才一个月,连作为试飞主力的郑良群都没来得及测试所有功能,但他还是迅速按下了那个按钮,并再次尝试锁定目标。

    

    此时,两架歼8c距离目标已缩短至约16公里,几乎就要进入尾随状态。

    

    幸运的是,这一次雷达稳定地保持住了跟踪。几秒钟过去,目标依旧牢牢锁定。

    

    hUd屏幕上亮起了“准许发射”的提示。

    

    两名飞行员同时按下扳机,两枚霹雳11导弹随即呼啸而出,拖着浓烟与火焰迅速加速至惊人的4.7马赫,远超其标称速度。

    

    此时,米格25驾驶舱内的帕拉克·乔普拉少校已不再像任务开始时那般镇定。

    

    他此次携带的特殊吊舱不仅能够执行常规侦察任务,还具备一种新功能——自适应干扰火控雷达。

    

    这意味着它可以通过发送虚假信号,让敌方雷达锁定一个不存在的目标,从而误导对方。

    

    这招已经成功帮助他躲避了两次雷达锁定。

    

    然而,现在驾驶舱内警报声不断,明确告诉他:他的飞机再次被锁定了,而且这次的威胁来自同一高度的三点钟方向。

    

    乔普拉心里一紧:“他们怎么会有能飞这么高的飞机?”

    

    他清楚巴空军的所有机型,没有一架能飞到20,000米高空。

    

    “难道他们的雷达技术进步如此之快?”但此刻容不得他多想,必须立即行动。

    

    依照标准程序,乔普拉迅速将飞机转向9点钟方向并降低高度,试图甩掉追踪者。

    

    尽管米格25的视野不佳,看不到后方情况,但他知道那个不知名的追逐者不仅高度匹配,速度也丝毫不逊色。

    

    随着警报声持续响起,乔普拉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笼罩着自己。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米格25飞行员,他还从未面对过这样的生死考验。

    

    更糟糕的是,他知道如果在两马赫的速度下被迫弹射,几乎没有生还可能。

    

    即便是最先进的k36d导弹,其安全弹射速度也只达到1.5马赫。

    

    飞行员感到一阵恐惧。

    

    在被击中前的瞬间,米格25战斗机迅速降低了高度和速度,进入了相对安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