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科幻小说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440章 “技术换技术”

第440章 “技术换技术”

    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华夏航空业打过多年交道,对华夏的进步有所了解,但这次的转折还是让他们措手不及。m.baijiawenxue.com

    

    怎么突然之间就到了向欧洲销售飞机的地步了?

    

    感觉中间好像少了几个章节。

    

    作为航空专家,他们知道华夏航空工业起源于苏连的技术基础,理论上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意外。

    

    然而,中方代表戴国荣巧妙地玩了一把文字游戏,他说的是“可以”出口到欧洲。

    

    事实上,中欧之间的适航互认程序已经接近尾声,实质性谈判已完成,剩下的只是形式上的问题。

    

    一旦文件签署,新舟60型飞机就能合法进入欧洲市场。

    

    至于实际销售数量和交付时间,则是另一个故事了。

    

    但这已经足以让俄方感到困惑不解。

    

    洛兹科的震惊迅速转化为迷惑。他暂停了关于非机的介绍,转而询问联合航空技术出口公司的技术跟踪人员。

    

    这名曾在安东诺夫研发局工作的工程师,在一年多前曾在华夏工作,后来加入了雅科夫列夫研发局。

    

    他的回答却让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在他驻华期间,华夏似乎还不能独立研发制造先进飞机,最好的国产机型不过是仿制自安12的运8,技术水平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在一片混乱中,图波列夫的代表却看到了一线希望。

    

    伊尔114原本是苏连解体前民用航空运输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

    

    洛兹科选择它作为合作起点,是因为它与旧型号安24相似,技术要求低,容易转换生产线,能较快见到成效。

    

    相比之下,更复杂的飞机项目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而且需要更多协作,短时间内难以见效。

    

    对于这样复杂且涉及两国的合作项目,拖延太久可能会导致变数增加,尤其是在这种高投入、回报周期长的行业里。

    

    联合航空技术出口公司的专家在仔细研究了沪飞组装的d82\/83和d90飞机后,得出了初步结论。

    

    然而,现实情况与预期有所不同。中方似乎对伊尔114这样的小型飞机失去了兴趣,而伊留申公司没有提供更大尺寸的替代品。

    

    直接跳到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0吨的伊尔96又显得过于庞大。

    

    这给了图波列夫集团一个潜在的机会。

    

    华夏代表团这边,戴国荣并没有理会俄方的短暂困惑,而是与梁语平一同走向那架完成度最高的伊尔114进行详细观察。

    

    新舟60虽然总体上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民用飞机型号,但为了打入国际市场,它依赖于西方制造的关键部件,如普惠公司的127J发动机。

    

    即便普惠尚未被雷神收购,这种配置也不适合直接转为军用,因为获得出口许可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华夏的同类产品涡桨5A,性能上还有待提升。

    

    戴国荣注意到了伊尔114上的发动机型号——tV7-113,这是克里莫夫研发局的产品。

    

    他心中有了数,打算之后私下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就在这个时候,俄方代表洛兹科整理好了思路,再次找到戴国荣提问:

    

    “我们很好奇,贵方是如何解决商用飞机出口欧洲的适航认证问题的?”

    

    对于俄易斯来说,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之前他们也曾尝试与欧洲合作,但由于需要同时与多个欧盟国家谈判,过程异常复杂且成效有限。

    

    适航审定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也是俄方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国际舞台上,有时候实力说话比任何花言巧语都来得直接。

    

    法都国和德国作为欧洲的两大支柱,通常情况下,只要给予足够的利益,它们的态度便可以被左右。

    

    然而,总有一些小国,出于自己的利益或受到外界的影响,会在关键时刻出其不意地制造麻烦。

    

    现在,华夏在这方面展现出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