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网游竞技 > 别叫我邪神 > 第357章 建座城怎么样

第357章 建座城怎么样

    第357章 建座城怎么样

    神力是个好东西。

    诺文已经不止一次地有过感慨。

    这个世界没有发展出复杂精密的科技,而是一套以神明赐福转化的“神术”体系,是因为神力真的很离谱!

    诺文原本所在的世界,光是货币防伪的问题,几乎就是个永无止境的困境。

    从货币的材质种类,到油墨类型,再到各种特殊的防伪手段。

    这里就简单了。

    只要你不怕被弄坏,哪怕弄片树叶,在上面施加以【神文】的文字和图案,一样能形成完全无法被伪造“货币”。

    诺文所要做的,只不过是给神术加上限制。

    信徒在使用这道神术时。

    “扣除”自己拥有天命点数的同时,将其拓印成对应面额的货币。

    或是“增加”对应面额的天命点数,神术失效,文字和图案消失。

    至于对那些还没有成为信徒的人,他们可以直接把这些拓印好的“天命点数”当成如同金银铜币一样的货币来使用。

    ……

    “天命点数?”

    “接下来只会提供最低限度的救济。”

    “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帮助,需要支付天命点数?”

    “求知教会有足够所有人帮忙的事情,只要帮忙出力工作,就有天命点数做报酬?”

    “等到灾难结束后,相关的工作依然可以做下去?!”

    高兴的原因是:这可是稳定的工作啊!

    稳定!

    别看这些人生活在小镇里,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其实也就比村落里的农夫强点儿有限。

    最“上层”的那种,有份稳定的工作,比如经营某间店面,或是被雇佣的店员、帮工。

    大部分普通人,虽然脱离了农夫的身份,但是他们的收入依然很不稳定。

    身兼数职是常态。

    晚上还得接点儿杂活,补贴家用。

    若是哪天失业了,搞不好就会很快破产,沦为流浪汉、乞丐,甚至难民。

    求知信徒们提供的,可相当于是一份稳定、长期的工作岗位,而且还会提供对应的报酬。

    有算数还可以的镇民拿木棍在地上划拉了一会,得出结论。

    “如果按照天命点数来算的话,跟以前的收入是一样的!”

    ……

    如何给锡兰领的普通人们提供足够的“工作”,源自培特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我们……以奇姆镇为起点,逐渐把这座小镇扩建成一座城市怎么样?”

    “建一座城市,总会需要大量的工人吧!”

    “等到这场灾难结束,城市建立起来后,也不用他们像小作坊那样,只能零零星星地产出那么一点点材料。”

    “完全可以组织起中大规模的生产链!”

    “从采集,到加工,再到制备!”

    “刚好,我们对各种材料的消耗量也会越来越大,这条产业链也将会变得越来越繁荣!”

    这个想法一出。

    信徒们一琢磨。

    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这场救灾行动的进行,大家才开始意识到一件事:

    锡兰地区的材料产量,逐渐跟不上求知教会成员们日益增长的消耗需求了。没别的。

    求知之神的信徒们,职业者,或者说神选者的比例100%。

    所有人都能得到来自神明的赐福。

    过去的时候,锡兰领地区能够得到赐福,掌握着强大神术的神选之人就只有那么一小撮。

    以圣教军为例,最低3阶的征召条件,导致整个锡兰地区数万人口,圣教军才只有一个百人团的规模。

    材料的产量只要能供应上这些人就好。

    生产多余的出来也只能挤压在仓库里,还得考虑到时效性,太长时间没被使用就会失效。

    大部分都是小作坊、家庭式生产,然后转手给负责收购和贩卖的中间商人。

    除了少部分特产材料,大部分通用材料的产量都相当低,仅仅是堪堪够用的水平。

    毕竟多了也用不完,只会白白浪费。

    现在就不一样了。

    扩大生产迫在眉睫。

    眼下又刚好是个合适的时机!

    永夜灾难下,魔物的威胁被求知信徒们给死死地按住了。

    凡人聚集的地方秩序不再恶化,环境已经恢复了安全。

    干脆把所有人整合起来,以求知教会牵头,组织起大规模的项目,提供成批成批的工作岗位!

    有关建城是否符合雷亚克王国法理的问题。

    培特的思路钻了一个王国律法的空子。

    没办法。

    贵族出身就这点儿优势,王国法律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