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武侠修真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第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第6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来:

    一者,我们无始劫来生死的根本

    生死轮回是有根本的。我们佛教是讲:每一件事情会在我们生命出现。事出必有因。我告诉大家,没有一件事情莫名其妙在我们生命出现,不可能!你说:为什么我有生死,阿罗汉没有生死?当然有原因嘛!为什么佛陀他就不受生死的系缚,我们要受生死?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根本。

    什么叫做生死的根本呢?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因为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我们喜欢有所住,住在外境。住在外境就会产生很多的感受,喜欢喝茶的人,他跟茶叶的味道一接触的时候,哎呀…不错!心就住在那个味道,然后产生很多的想象。那么你的心跟外境一接触的时候,就产生一种攀缘,也就带动了无量无边的生死的业力了。以攀缘心来当作一个自我、来当作生命的自体。什么叫自我?就是以攀缘心来引导你的生命。那我们可以从这个缘起,未来将会有无量无边的生死等着我们。如果我们的心态不改的话,因为你安住的是生死的根本,那当然就启动生死嘛。这个开关,你把这个电灯打开了,电灯就亮了,很简单嘛。你去触动生死的根本,那生死就出现了。但是涅槃也有个根本: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菩提指的是一种智慧。涅槃是一种寂静的果报。菩提涅槃这个清净心,它怎么就佛陀可以去受用,我们就没办法受用呢?它也是有个根本。但这个根本,我们怎么就得不到呢?这个地方出了差错,这以下会说明:我们一念心性本来具足常乐我净四种功德,那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这个地方有两个过程:

    第一、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

    这个识精指的是八识的精明之体,简单讲就是八识的自证分,就是八识。这八识当然是带妄啦。但是它本身还是相对的它是清净光明的。它不像第六意识那么的攀缘执著,至少它还是依他起性。那么八识的这个光明之体,受到业力熏习的时候,能生诸缘。它变现了六道的善恶的,这个果报不要讲善恶、苦乐的果报,能生诸缘。这一部分没有错,因为你的心受熏嘛,清净本然,但是循业发现,你用什么业去熏习你的心,它就变现什么果报出来,这是第一个,这个地方错不在这里。

    第二、缘所遗者。

    这个有问题了。我们的心跟果报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向外攀缘、向外住,有所住的心,就遗失了我们本来常乐我净的功德。所以菩提涅槃从此在我们的心中就消失掉了。这无始的菩提涅槃清净之体,因为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然后又去攀缘,结果就遗失了。所以由诸众生,因为我们一念的攀缘心,在无始劫当中就遗失我们本来具足常乐我净的光明的心性。虽然终日的造作,我们都没有回光返照,去把它开发出来,枉入诸趣。这个地方古德在解释的时候,蕅益大师强调这个枉,冤枉。就是说我们本来可以活得更好,我们不应该流转的,但是我们却流转了。

    我们对过去要认命,但对未来不能认命。说:我本来就是生死凡夫,流转是应该,那你就完了。因为你不想改变。你要告诉你自己:其实你不应该这样子。你应该成就菩提涅槃,你应该像诸佛一样,到十方世界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才对嘛,这个我们可以得到的。就是说,这本来就是我们应该得到的嘛。这一台冷气机的设计,它本来可以提供我们很安乐的环境,结果我们操作错误,弄出来就是污浊的气,这个你不可以认命,因为它,如果说这个冷气机本来就不好,那就算了,问题不是这样。假设我们的心没有成就菩提涅槃的可能,那就算了,那就没办法,你怎么弄都没办法。问题不是这样子。问题是它本来是可以的,是我们自己把它弄成这个样子,是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弄糟糕,是自己攀缘心把它弄糟糕的,所以我们随时可以恢复它本来面目的。

    所以枉入诸趣就是冤枉的去创造我们生死轮回的果报。就是我们一念攀缘心嘛。结果去启动了生死的开关。结果就是浩浩三藏不可穷。无量无边的生死就等着我们,渊深七浪境为风。你看唯识学在描述生死很可怕的:浩浩三藏像大海一样啊,你去大海一看,左边看是大海,右边看也是大海,看不到边际的。看不到边际的!那怎么会这样子呢?因为我们一直跟着攀缘心走,所以就变成梦里明明有六趣。在梦中真的是看到很多事情。

    这地方,我们把这个真妄的问题…这两种根本用讲表来说明:

    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们跟着我们的攀缘心继续的走下去。第二个,我们开始回光返照,安住真如,这个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创造业力、受用果报

    第一、先看第八识。这第八识在唯识学叫异熟。在生命当中,第八识是没什么错误,因为它就是成熟嘛。这个熟叫成熟。它有成熟业力的功能。好像说:你今天春天的时候,把种子播种下去,种在田地里面,这个大地啊,它把种子转成水果。这个大地本身不能创造种子,但是它能够成熟种子。那么这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