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下离别



    城外十余里的一处树桩,拴着提前有为她们准备好的马匹。骑马至江边,女帝的亲信备好小舟接她们回洛阳。

    宋元安到达约定地点后发觉,这里只有一匹马,可见准备这件事情的魏国死士只顾的上宋元安,才不会考虑她身边的奴隶。

    刘嬷嬷明白了,连忙把宋元安往前推:“殿下,你走吧,别管老身了。”

    “没事,一匹马也可以,嬷嬷,你先上去。”

    宋元安扶嬷嬷上马。

    她自己还没来得及上马,身后骤然星火明亮。

    “快,抓住她!”

    “就是她,魏国公主,别让她跑了。”

    成群的重骑兵从远处的树林中涌出,马蹄声震天动地,火把的光照亮宋元安苍白的面容。

    她一心急,用力挥着马鞭抽在马屁股上。

    刘嬷嬷声嘶力竭地喊道:“殿下!”

    来不及了,出逃计划泄露,她和刘嬷嬷一老一病,根本无法甩掉楚国的精壮骑兵,楚国人的目标是她,让刘嬷嬷逃跑走尚且还有活路。

    成群的黑甲兵从山坡上扑向宋元安,好似蝗虫过境。

    宋元安心跳如雷,她才十四岁,说不害怕是假的。

    她脑海中电光火石间想了很多,被抓回去后她肯定要被当成人质拿去威胁她母亲,而孩子对于女帝来说不值一提,女帝肯定不会为了宋元安而向楚国让步半分。

    如果逃不回魏国,那么她只剩下死路一条。<                                                /p>

    她用力握紧袖子下藏着的一把短匕首,这是她出门前随身带着的——

    与其落在楚国士兵手里受尽折辱而死,她倒不如自我了断。

    宋元安闭上眼睛,正要将刀刃刺向自己脖颈脉搏时,远处一道声音传来。

    “住手,给孤停下——”

    她猛地睁开眼睛,眼睫毛震颤,她看见连书晏驾马越过骑兵冲到最前面,朝她奔来。

    宋元安没想到还能见到他。

    他还穿着宫廷常服,没有换骑装,可以见得他来得十分匆忙,发冠还因颠簸而歪斜到了一边。

    骑兵们听到命令,稍稍缓慢了下来,将领惊诧地道:“陛下,您怎么亲自来了?”

    碍于连书晏在,他们不得不停止追捕,硬生生被逼停在山坡上。

    “放下刀,孤不是来抓你的。”

    他喘着气,翻身下马,牵着马朝宋元安走过来,没有靠近,在她的一寸之外停了下来,对她说道:“骑孤的马走吧。”

    “你说什么?”

    宋元安不可置信地看着他,他这是要……放她走?

    她已经不知道是该用单纯还是该用傻来形容连书晏了,就算曾经相处和谐,差点成为夫妻,可他们毕竟立场不同。

    他们之间那点情谊,根本比不过国仇家恨,他身为楚国国君,怎么能站在自己国家的对立面,将她这个敌国公主送走?

    连书晏把马放下后就后退两步,他似乎担心宋元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为了给她争取时间,他转身要去喝退骑兵,但走出两步,似乎想起什么,又回头对宋元安道:“两国交战流血千里,逮住你不过是多死一个,白白又搭上一条人命罢了,快走吧,孤只能为你拖延片刻,等舅舅领兵追来,你如果还没能逃脱,一样得死。”

    连书晏明白,宋元安只是两国博弈下的无辜棋子,被卷入漩涡中心的倒霉蛋。

    她能否逃脱,是死是活无关紧要,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她若是死了,除了让朝廷那群贵族出口气外,别无他用。

    可是连书晏想要她活着。

    乱世挣扎求生何尝容易,她好歹是一条鲜活性命。

    何况,他们曾经相识一场,连书晏无法坐视她白白送命。

    长风吹破浓云,月光落在山坡上的少年眼中,很明亮。

    宋元安哑了片刻,还是忍不住开口:“那你……”

    连书晏催促道:“快走!”

    再说下去就没时间了。

    宋元安不再多留,抱拳仓促行礼,表示感谢,随后翻身上马,驾马飞奔朝北方而去。

    连书晏是楚国的帝君,无论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楚国朝廷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暮色重重中,她一再回首,望向那个远去的身影。

    火光照亮他的一身红衣,他长久地伫立,那双深黑的眼眸似乎还在目送她远去。

    猎猎夜风卷起他的衣角,随着原野上及膝的草如海浪似的洋洋洒洒波动,身影逐渐变小,最后化为一个小光点,消失在尽头。

    这是宋元安在楚国见连书晏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