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吾名唐三藏

    “这也太简单了,好歹安排几个侍从,再安排一些护卫保障你的安全才是啊!”李世民不赞同的说道。

    

    “陛下,小僧是去西天取经的,必然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到西天灵山去,这又是侍从又是护卫的,还谈何历经险阻抵达灵山呢?人家回头可不一定认啊!”陈玄奘无奈的笑道。

    

    “哼!朕派人去了便是给他灵山面子,他还敢不认?”李世民怒目而视,对西天灵山依然诸多不满。

    

    “不敢不敢,不过咱们这既然已经决定去了,那自然是要做到最好,要让人无可挑剔、无话可说!您说是不是?”陈玄奘劝说道。

    

    “那倒是,咱们大唐绝对不会落于人后,既然要做,那自然是要做到最好的!”知道是在激他,李世民依然昂首道。

    

    “既如此,那朕也就不劝你,不过两名长侍还是不能少的,总要有人帮你挑下行李不是?”

    

    “这……好吧!”陈玄奘无奈应下。

    

    他是真的不想要这两人,故事当中这两人可是直接被妖怪给吃的了,没必要让他们死于非命。

    

    不过此事也执拗不过唐王,大不了回头半路上把两人留下就是了,总好过枉送了性命。

    

    在内阁中与唐王聊了一下午,有关于西行之事,也有关于鬼祟作乱一事,但更多的还是在聊大唐未来的发展。

    

    拥有了火药与蒸汽机,大唐的发展也将正式进入快车道,陈玄奘甚至留下了水泥和铁路的思路,能不能摸索出来就看大唐工部的实力了。

    

    出发的时间定在了三天后,唐王于大殿设宴,召集群臣,为陈玄奘饯行。

    

    “宣陛下旨意,玄奘法师为大唐前往西天取经,实乃为国为民之事,有不世之功,朕心甚慰。”

    

    “特此赐下紫金钵盂,送于途中化斋而用,再赐长行从者两人,银絺的马一匹,做为远行脚力。”

    

    随侍太监在大殿宣读早已写好的圣旨,玄奘谢恩领了东西,便不再停留。

    

    唐王摆驾,与众臣将其送至关外,洪福寺的众僧已经将陈玄奘的冬夏衣物送来了。

    

    唐王见此让人先行收拾行囊马匹,随后让人拿来了酒水,举爵问道“御弟雅号为何啊?”

    

    陈玄奘摇了摇头“贫僧乃是出家人,并无雅号!”

    

    李世民笑道“当时那观音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如今代大唐出使,不如便号三藏如何?”

    

    “唐三藏?”陈玄奘愣了愣,没想到这个名号最终还是落在了自己的头上,也只能选择拜谢。

    

    李世民将手中的酒杯递给他“我知道,你们出家之人不宜饮酒,但今日之行却与平常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

    

    “臣谢过陛下!”陈玄奘没有推辞,将酒接过,正准备饮下却被唐王拦住,弯腰搓起一点尘土弹入酒中,看着陈玄奘笑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陛下恩惠,臣莫不敢忘!”陈玄奘拜谢,将酒一饮而下,这套流程他熟悉的很,倒也没什么好纠结的。

    

    不过喝下酒后,却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取出三个锦囊交给李世民。

    

    “臣有三色锦囊留于陛下,还望陛下能够妥善保管,其中红色可在近日无人之时打开,黄色可在四年后打开,至于蓝色可在遇到危难,无计可施时打开!”

    

    两世的大唐其实相差不大,只是有了神佛参与其中而已,唐朝的问题依然如前世一般,门阀世家林立始终是大唐发展的最大阻力。

    

    他可不想自己费劲留下的各种图纸最终便宜了门阀世家,这些东西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这将是唐王打击世家最大的助力。

    

    除此之外,唐朝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每到关键时期便会出现的后继无人之景了。

    

    先是太子李承乾谋反,后有李治杀尽兄弟姐妹,最终武代李兴,被一个外族的女人夺得了皇位。

    

    再往后虽然也出现了李隆基、李淳之辈的开元盛世、元和中兴之时,可每到此时却无人能接替大统,终究难抵大势所趋,逐渐的走向衰亡。

    

    所以陈玄奘也想看看,如果从李世民这一代就开始逆天改命,大唐的未来会不会有所不同,又是否能够将国运给再度续上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