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满心狐疑

    马超在银川城内,回想起当年河套会战时,自己被皇太极打的仓惶夜逃,在银川这里还大病了一场。www.yawu.me



    如果不是伊宝忠率领第一军,日夜兼程赶了回来,那自己就有可能带着家人出贺兰山躲避。



    唏嘘之余,马超很快就整理好心情,不再去想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糟心事,把心思收回到了当下。



    在银川城内,马超听取了留守人员的工作汇报,得知河套地区连续两年粮食丰收,人口已经突破了四百万人时,他不禁微微一怔,眼中满是惊讶之色,向王先生问道:



    “怎么会突然增加了近一百万人口?这其中可有什么缘由?”



    王先生微微欠身,神色凝重的回答道:



    “皇上,这是因为明国内乱不止,百姓们不堪忍受战乱之苦,所以不得不冒险出关求活。



    李自成占据了陕西、河南、山西南部等地,如今正在西安城内筹备称帝事宜,据说他将定国号为‘大顺’,改元‘永昌’。



    百姓们深受战乱之苦,却看不到任何苦尽甘来的希望,他们为了能有一口饭吃,才会投奔到我们这里。”



    马超听闻此言,不禁一脸诧异,心中惊叹大明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提前发生。



    他深知,这天下局势愈发复杂多变,自己必须要未雨绸缪,方能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



    在这风云变幻、局势动荡的时代,马超凭借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军事洞察力,当即就意识到明国的覆灭已近在眼前。



    他深知,大明国所面临的危机,也正是他实现抱负、角逐天下的绝佳契机。



    马超下定决心,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万全的准备,去与那位神秘莫测的穿越者一较高下,争夺这中原大地的主宰之权。



    尽可能去减少华夏民族,在这场内乱中所遭受到的苦难,去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马超从臣工的汇报中得知,如今河套内十二座仓廪充盈,兵工厂内的军需物资堆积如山。



    各类作战所需的器械、粮草、被服等应有尽有,而治下的百姓们参军意愿空前高涨。



    听闻这些消息,马超原本略显凝重的脸上,瞬间就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当他得知塞北省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的破坏,生产力极其低下,根本无法满足第三军团的物资消耗。



    为了能维持第三军团的训练和备战需要,后勤保障部每个月要从河套地区,长途跋涉运送一百万斤粮食过去。



    马超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后,他打断了王先生的讲述,说道:



    “去年皇太极突然暴毙,清国内部矛盾重重,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依我之见,完全可以将第三军团调回这河套地区,派第五军团第一军,前往塞北省驻防。



    这样一来,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又能够合理的调配兵力,使各军团的布局更加符合当下的局势变化,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南下作战任务。



    另外,参谋部也应当与时俱进,尽快给第一军配置上先进的火枪火炮。



    他们现有的重甲武器和复合弓弩,在此次出征中的表现十分拉胯,已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皇上圣明!臣会谨遵您的旨意,立刻命令第四军团前往新疆驻防,安排第一军与第三军团进行换防事宜。”



    蔡昌军连忙上前一步,神色恭敬的领旨,只是那语气中充满了对马超的奉承。



    马超看着蔡昌军那副谨小慎微的模样,心中不禁微微一沉,脸上也浮现出一丝不悦之色,开口训斥道:



    “蔡昌军,你这些恭维话以后还是不要再说了,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心里都觉得十分不舒服。



    我若是真如你所说的那般圣明,这次西征作战又怎会如此艰苦?



    在印度的时候,又怎会夹着尾巴一路北逃?



    我马超这个皇帝,自认为做得并不合格,实在是有愧诸位的信任。



    以后在议事中,大家说话都要实事求是,把心思用在如何处理国家大事、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上。



    如果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这些口舌之利上,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没有任何好处。”



    “皇上,是臣太过孟浪了,臣知错,以后绝不敢再犯。”



    蔡昌军听了马超的斥责,脸色瞬间就变得通红,低头说道。



    王先生见蔡昌军一脸的尴尬,房间内的气氛也因为刚才的这一番对话,而变得异常沉闷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