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很快过去了,终于来到了太子登基的这一天,太子妃一众人早早被接进了宫里。
阳光洒在皇宫的金碧辉煌之上,整个皇宫沉浸在庄严与喜庆之中。
吉时一到,鼓乐齐鸣,象征着新皇登基的典礼正式开始。
太子身着龙袍,头戴金冠,步入太极殿。文武百官列队两旁,低首叩拜,高呼万岁。
在司仪官的引导下,太子缓缓登上玉阶,坐上了象征皇权的龙椅。他挥动龙袍,示意百官平身。随后,传国玉玺被小心翼翼地呈上,太子接过玉玺,紧紧握住,象征着皇权的正式传承。
此时,礼官高声宣读登基诏书,昭告天下,新皇登基,年号改元。
颜如的父亲,曾经的太子,如今将正式登基为帝,号开昭熙,人称昭熙帝,开启新的统治时代。
大殿之上,钟鼓齐鸣,百官再次叩拜,庆祝新皇登基的盛大时刻。
登基大典之后,紧接着是皇后与皇太子的册封仪式。太子妃身着凤冠霞帔,端庄典雅地步入大殿。她走到新皇面前,两人相视一笑,满含深情。
新皇亲手为太子妃戴上皇后凤冠,宣布她正式成为皇后,且封号与并且宣布不纳妃,后宫只有皇后一人。
皇后低头致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紧接着,是皇太子的册封仪式。双胞胎中的老大端木宇轩,被册封为皇太子。他身着太子服饰,英气逼人,走上前来向新皇与皇后行礼。新皇亲手将太子印玺交予他,并勉励他要勤奋好学,将来成为一代明君。
皇太子的册封之后,是双胞胎老二端木皓轩被封为秦王,接过玉印,秦王面露喜色,向新皇表示将忠诚于国家,守护百姓。
然后,颜如被封为镇国永福长公主。她身着华丽的公主服饰,优雅地走到大殿中央。新皇亲手为她戴上公主冠冕,并宣布她为镇国公主,而且同时有监国的权利,这是朱雀国开国以来,第一个得此封号的公主,足可见颜如的地位。
并允许镇国公主居于宫外,随意进出宫门,不受阻拦,不受宫规约束,对这位公主的宠爱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这也是颜如之前就和父皇谈好的,毕竟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屈居宫内,也不可能一直留在朱雀国,她心里还惦记着南宫翌初,同时也要回青龙国去看看她那名义上的父亲和家人。
而颜如的师父北斗,昭熙帝本来是想封他为国师的,奈何北斗不同意,只好作罢。
整个册封大典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结束。新皇、皇后、皇太子、秦王和镇国公主一一接受百官的朝贺与祝福。
仪式结束后,皇宫举办了盛大的宴会。
北斗推说不喜欢这样的宴会,避了,但是嘱咐了六位徒弟好好照顾颜如。
当晚,皇宫内华灯初上,璀璨夺目。颜如和她的六位师兄一同踏入了宴会所在的华阳宫,他们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
颜如身着淡雅的衣裙,气质婉约而高贵,如同春日里绽放的梨花,清雅而又不失风华。她的师兄们则各个气宇轩昂,英俊潇洒,两两一组并肩而行,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宴会上,各色美食琳琅满目,酒香四溢。众人纷纷上前与颜如和她的师兄们交谈。他们或赞美颜如的清雅气质,或钦佩师兄们的才华与风度,言语间充满了对几人的热爱与倾慕。
因为在这个世界,男女大防并没有那么严重,民风也比较开放,所以那些贵女和公子们更是眼含秋波,试图以各种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然而,颜如和师兄们却仿佛置身世外,对周围的喧嚣置若罔闻。
因此,当众人纷纷向颜如和她的师兄们投来爱慕的目光时,他们总是巧妙地避开这些目光,尽量保持低调。他们或是与对方谈论诗词歌赋,或是探讨国家大事,将话题引向更为深远和有意义的领域。
然而,即使他们如此避之不及,那些贵族子弟和大臣们的子女们依然对他们穷追不舍。他们或是送上精美的礼物,或是邀请他们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希望能够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面对这种情况,颜如和她的师兄们只能以礼相待,但心中却十分无奈。
他们虽然出身名门,但自幼接受的教育却让他们对权力和地位保持着一种淡泊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追捧和热情并非出于真正的尊重和认可,而是对他们身份和地位的盲目崇拜。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去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认可。
突然,一位衣着华贵的贵女从人群中走出,她的手中托着一个精致的玉盘,盘中放着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她微微颔首,柔声细语道:“永福公主,臣女愿以此珍珠项链相赠,以表敬意。”
颜如微微一笑,正要婉拒,却见那贵女突然一个趔趄,玉盘脱手而出,珍珠散落一地。
众人惊呼声中,贵女急忙俯身去捡,却不料踩到了自己的裙摆,整个人朝五师兄和六师兄那边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