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国的街道宽阔而繁华,两旁林立着各式各样的商铺和酒楼,各色旗帜随风飘扬,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上行人如织,有身着锦衣的贵族,也有简朴着装的平民,还有不少异邦的商人和旅人,他们或匆忙或悠闲地穿行于市集之中。阳光透过高大的城墙和屋檐,在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给这繁忙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生动。
颜如和同伴们走在这热闹的街道上,心情既兴奋又好奇。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玄武国的都城,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北斗师父虽然曾经来过,但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也仅限于皇宫之内,对于市井生活也是充满兴趣。颜如的两位哥哥和紫苏则是四处张望,对于街上的各种新奇事物都感到好奇,不时地询问颜如和北斗师父。
他们此行的目的,除了游玩,更重要的是为了收集信息,了解玄武国的民情和政治动态,以便为玉衡的未来做出更周全的计划。因此,他们虽然在逛街,但注意力却时刻保持着警惕,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希望能够从中发现有用的线索。
他们的目光被前方的一阵喧嚣所吸引,只见两位衣着华丽的皇子正在街上对峙,彼此的眼神中充满了敌意。本来也不知道这两人是皇子,毕竟没见过,是从围观的人嘴里知道的。
其中一位皇子,身着金色龙纹长袍,头戴玉冠,面色冷峻,正是太子的热门人选,六皇子上官瑾风。
另一位则身着青色蟒袍,腰间佩剑,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是三皇子上官瑾昭。
两位皇子因为争夺太子之位,早已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起冲突。今日在街上偶遇,双方的随从一言不合便起了争执,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在玄武国的皇城之中,由于元康帝的刻意放纵,皇子之间的权力斗争一直是宫廷政治的核心。
颜如和两位哥哥以及五位师兄分散开来,他们装作普通民众,与周围的人交谈,了解他们对两位皇子的看法。
同时也注意到,其中一位皇子的随从中有几人面色阴沉,似乎并不简单,而另一位皇子则显得有些急躁,显然是想要在这场对峙中占据上风。
从围观的人嘴里得知,三皇子上官瑾昭,以其母亲家族的军事背景而闻名,自幼在军中历练,性格刚毅,颇具武略,被视为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六皇子上官瑾风则出身文官世家,才华横溢,善于谋略,其母族在朝中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因此也不乏支持者。
此次对峙的导火索是关于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的控制权。三皇子上官瑾昭主张由军队直接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国家安全;而六皇子上官瑾风则认为应由文官系统负责,以保证工程的透明和公正。两人的观点差异,反映了他们背后势力的较量,也是太子之位争夺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矛盾逐渐公开化。在一次朝会上,三皇子上官瑾昭公开质疑六皇子瑾风的决策能力,认为其过于软弱,不足以应对国家大事。六皇子瑾风则反击,指责三皇子瑾昭好战,不顾民生。双方的争执引起了朝臣的广泛关注,也使得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张。
终于,在这次街头偶遇中,两人的矛盾爆发。三皇子瑾昭和六皇子瑾风在皇城最繁华的街道上不期而遇,双方的随从也开始互相挑衅。
六皇子上官瑾风冷笑道:“三皇兄,你不要以为在边疆立了点战功,就能与我争夺太子之位。你我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场小胜就能弥补的。”
三皇子上官瑾昭则反唇相讥:“瑾风,你想要太子之位,做梦,你非嫡非长,凭什么?怎么轮也轮不到你。你的能力,难道就只体现在宫廷的权谋之中吗?”
六皇子皇子脸色阴沉,指着三皇子的鼻子怒斥:“你这个卑鄙小人,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暗地里的那些勾当!”
三皇子则冷笑着回应:“彼此彼此,你又好到哪里去?我们都是为了皇位,别装得那么清高。”
两人的对话越来越尖锐,周围的民众开始围观,低声议论着这两位皇子的恩怨。一些支持三皇子的民众开始为上官瑾昭加油鼓劲,而另一些看好六皇子的,则为上官瑾风打气。
随着两位皇子的对峙愈演愈烈,周围的民众也开始选边站队。一些商贩担心事态扩大会影响生意,纷纷收拾摊位准备离开。而一些好事者则兴奋地加入到议论之中,讨论着这场冲突背后的意义。
“看来太子之位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两位皇子都不肯相让。”
“是啊,三皇子虽然素有贤名,但六皇子在军中的威望也不小,这场争斗不知会如何收场。”
“你们看,那边的几位外乡人,他们似乎对这场冲突很感兴趣,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头。”
有人看到了颜如他们。
颜如和两位哥哥以及五位师兄迅速分散开来,他们装作普通民众,与周围的人交谈,了解他们对两位皇子的看法。同时,他们也在寻找机会,看是否能够帮助玉衡在这场争斗中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