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郡,冀县。
随着冬季的第一场落雪。
整个汉阳郡都被积雪覆盖,银装素裹大地一片苍白。
太守府的书房当中,火盆又增加了两个,但是依旧难以完全抵挡外面的严寒。
后世都知道明朝亡于小冰河时期。
但极少有人知道,东汉年间,也正处在一种节气混乱的小冰河时期的夹缝。
冬季越来越冷,有时甚至在六月天气依旧落雪。
之前没有来到凉州的时候,段羽还没有这种感觉。
但自从来到凉州之后,这种感觉就愈发的明显。
气候,是一个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一年四季气温适宜,没有巨大自然灾害的王朝,往往在衰变的过程会变得更加缓慢。
但一个气温混乱,每每都要面对自然灾害的王朝,将会加剧王朝的衰落和崩溃。
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影响,最佳直观的影响便是饥荒,灾病。
而恰巧,东汉就处在了这样一种环境之下。
而这种时代,还有一个统称。
乱纪元!
而这一段时间,因为没有别的事情,段羽便开始在太守府当中补充东汉开端以及之前的历史。
根据段羽查到的一些史料显示。
东汉的气温和天气震荡,是从新莽王朝之时便已经开始了。
在东汉建立之前,新莽的天凤元年,天气就已经开始逐渐变的恶劣。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四月,陨霜杀草木。
也就是说,四月的时候,天气骤然霜降,将春天刚刚新长出来的草木嫩芽都杀死了。
这种天气完全不正常。
而就仅仅相隔一年,天凤三年二月。
原本应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关东地区却遭遇了强烈地震和风霜雪降。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地震,大雨雪,关中尤甚,深者一丈,竹柏或枯。
二月春暖花开的时候,关中地区遭遇了强烈的地震,还有大雨雪,最深的地方,积雪可达一丈。
仅仅是又过了一天,到天凤思四年的时候,有记载,书而已。
最起码在刘宏死之前,是这样的。
天下还没有到了那种完全礼乐崩坏的时期。
这个时候如果造反,那就是一辈子的反贼。
他手下这些个士族,将会第一个脱离他,远离他。
他之所以选择凉州,是因为凉州远离天下士族中心,以免落得一个将来为他人做嫁衣的结局。
但即便这样,那些洛阳城内的老爷也不打算放过他。
此时,在段羽面前摆放着的是三封信。
一封来自于袁绍。
一封来自于何灵思。
一封则是来自于小黄门左丰。
洛阳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前后经过都已经在这三封信上说明了。
袁绍表示歉意和无奈。
何灵思希望他能投身何氏,充当他们外戚的刀。
而小黄门左丰则是把那日在朝堂之上的一切都说明了一遍。
还有,代表着袁隗意志的新任凉州刺史耿鄙也正在前往凉州的路上。
耿鄙不同于梁鹄这个清流,虽然梁鹄可恨,但是对付梁鹄,他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但耿鄙带着的却是袁隗的意志。
还有,新任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则是代表着以杨赐为首的清流一党的意志。
想要来制衡他。
五个人。
四种意志。
左丰代表的是宫里宦官的意志。
何灵思代表的则是外戚的意志。
耿鄙代表的则是汝南袁氏袁隗的意志。
还有皇甫嵩。
可想而知,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像是凉州三明,张奂,皇甫规,还有段熲那样的人,面对这四种意志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
恐怕会被撕碎。
但幸运的是,他段羽不是张奂,也不是皇甫规,更不是走投无路的段熲。
当然......他也不可能是他的岳父董卓。
以前段羽只是理解一点董卓。
现在.....他似乎能读懂岳父董卓了。
明明手里握着刀。
但是这刀却只能听别人的命令。
如果一个不从,自己手里的刀,可能还会砍向自己。
想要不被这些左右手中刀的人左右。
怎么办?
能怎么办?
所以,既然不想成为董卓。
那就要走另外一条路。
如果说袁绍走的是王者之道,以袁氏四世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