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永志不忘

    二人离开码头后,上了一辆马车。www.qingling.me



    “段兄,别来无恙啊。”崔景信一抖折扇,乐呵呵地笑了。



    “呵呵。”段书瑞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这段时间崔兄不在,我的耳根倒是清净了不少。”



    崔景信伸手去揽他的肩膀:“别这样啊,段兄。看我对你多好,这次回来还给你带了礼物……”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酒葫芦:“喏,给你的。”



    段书瑞接过后在手里转了一圈,笑道:“难为你还想着我。这是什么酒啊?”



    “衡水酒,我家乡的特产。”



    段书瑞心中一凛——这可是名酒啊!唐中宗神龙年间,诗人王之涣曾前往衡水任主簿,正在他赶路之时,前方飘来一阵悠悠酒香。王之涣被这醉人的香气吸引,果断下马寻找香味来源。原来,香味来自不远处的酒馆,他询问后才得知这是衡水酒。王之涣痛饮一番后,深觉此酒“甘冽醇厚、回味悠长”,临走时留下“开坛十里香,飞芳千家醉”的诗句,为后人所传颂。



    他忍不住拔开塞子一闻,果真是香气扑鼻。



    “你给师父带了吗?”段书瑞瞟他一眼。



    “自然是带了。”崔景信打开旁边的木箱,取出一大坛子酒。



    ……



    段书瑞看看那足足有一尺高的坛子,再看看自己手上比手掌长不了多少的酒葫芦,微笑着说道:“崔兄,你可真是师父的好徒儿啊。”



    “过奖,过奖。”崔景信嬉笑道,“我这不算厚此薄彼吧?段兄,你不会生我的气吧?”



    段书瑞哑然失笑,他以为经历了这么多事,崔景信会变得成熟一些,却没想到他还是曾经那个少年郎。不过,这样也好。



    崔景信掀起帘子,看了一眼窗外:“似乎离师父家不远了。段兄,我们下车走回去吧。”



    段书瑞难以置信地问道:“那你这一车行李……”



    “一会儿马车夫和仆人会帮忙搬进去的。”崔兄扯扯他的袖子,“走啊,段兄。许久没同你一起散步了。”



    段书瑞只能由着他拽着自己下车,二人还没站稳,马车夫就驾驶着马车离开了。看方向,正是陈伯的家。



    二人沿着熟悉的道路徐徐前行,段书瑞不是一个喜欢八卦的人,但有一个问题已经憋在他心里许久了:“崔兄,你和娜娜……怎么样了?”



    崔景信叹了一口气,摇了摇手上的扇子:“别提了,八字还没一撇呢。”



    段书瑞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像崔家这样的名门望族对于族中子弟的婚姻要求是十分严苛的,不仅要求门当户对,还一定要找汉人女子。



    唐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就算娜娜可以过门,恐怕也只能以妾室的身份。



    娜娜是个多么骄傲的女子啊,她会甘心以这样的身份嫁进崔家吗?



    而且成亲需要双方父母同意,娜娜父亲的态度,两人上次也看到了。



    崔景信将扇子往腰间一插,双臂抱在胸前,一副不屑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好挑三拣四的。就算圣上授予我官职,我一个月累死累活的最多也不过挣十几二十两银子,而娜娜的聚贤阁一个月能有百两银子进账,生意好的时候甚至可以破千。”



    段书瑞若有所思道:“娜娜挣得比你多,你的心理会有……微妙的不平衡吗?”



    “为什么要心理不平衡?”崔景信看了他一眼,“娜娜有鱼肉乡邻、欺压百姓吗?”



    “没有。”



    “那她有以权谋私,做不正经的生意吗?”



    “……也没有。”商人地位低下,这就更不可能了。



    “这就对了。娜娜能有这样的成就全是她努力拼搏得到的,开酒楼的资金也是她早些时候跟着父母走南闯北挣来的。”崔景信认真地说道,“我并不眼红她的财富,我只欣赏她的独立坚韧。”



    段书瑞顿时对他肃然起敬,他能认可并理解她的价值,这在当下的时代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二人穿过一条巷子,经过拐角处,看到一个醉醺醺的男子被两个人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往前走。擦肩而过的瞬间,段书瑞的瞳孔骤然一缩。那张令人生厌的脸,就算化成灰他都能认出来……



    这不是之前那个侵占鱼府、害得鱼父早早就撒手人寰的泼皮无赖吗?



    段书瑞目眦欲裂,嘴唇微微颤抖着。他很想冲上去将这个人渣撕成碎片。不对,在那之前得先将他双手双脚缚住,押到鱼父牌位前,让他结结实实地磕上三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