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他死的不冤

准备渡河。”

    

    雍盛帝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那就快了。”

    

    ....

    

    “快了。”

    

    左相坐在书房的椅子上,说完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大人,难道陛下真的会....”

    

    左相放下茶盏挥挥手,打断了左奉节接下来的话。

    

    “因为陛下等不及了。”

    

    “也因为陛下认为这是唯一的机会,登基之初的陛下雄心万丈,但在龙椅上坐久了才发现 ,事情远没有它想的那么简单,世家也不是杀掉我一个申逐鹿就能抹除的。”

    

    “知道的越多他就越怕,越怕耐心就越少,而那个季家小子的出现 ,也让陛下的耐心彻底消失。”

    

    左相说完呵呵一笑。

    

    “之前没人能够想到 ,能够左右朝堂局势让陛下做出选择的,竟然会是一个少年郎。”

    

    “他让陛下看到了希望,也让陛下下定决心铤而走险,而我,也在他身上得到了一直寻觅而不得的机会。”

    

    “如果没有他的出现,现在大雍朝堂依旧还是死水一潭,是他搅浑了这潭水,也让大雍的格局发生了巨变。”

    

    左相说完在椅背上靠了靠 。

    

    “雁斡集说的没错,而且陛下也知道雁斡集说的没错,但现在箭在弦上,陛下需要季博常,所以也选择了季博常。”

    

    “但只要陛下事成,第一个要杀的也一定是季博常。”

    

    “因为陛下,绝不会把季博常这样一身反骨的家伙留给六皇子。”

    

    左相说完又是呵呵一笑。

    

    “但他不能死啊,他死了,我喂的那些血食岂不是打了水漂?”

    

    ....

    

    “雁斡集死的不冤。”

    

    右相说着也是面带无奈的摇头。

    

    “他最大的错,就在于他忽略了一个地方和一个人。”''''

    

    “东海道。”

    

    右相看了一眼面露不解的老门房张栋 ,随即再次开口。

    

    “东海道位于大雍正东地域极广,也是大雍水师所在之地,但这些年东海道的存在感太低了,就连上书的数量都是极少。”

    

    “科举成为闹剧,大雍学子必然寒心,而铁器开放,民间铁匠也将再无糊口生计 ,这些事情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正因为知道,所以陛下才会如此放任季博常去运作。”

    

    右相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随后再次开口。

    

    “因为东海道,是陛下打造的第二个太学院。”

    

    这话让老门房张栋脸色猛然一变。

    

    “大人..您是说...可那东海道台金通未是左相门生...”

    

    右相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摇头。

    

    “他是陛下的人!”

    

    “如果我所料不差,那叫李三山的巡防将军,一定暗中得到过陛下的旨意,游走巡防时探访有真才实学的才子带去东海道,而那些没了糊口之法的铁匠,也会被一并被带去东海道。”

    

    “世家这些年将少府和太府工匠近乎挖空,而陛下则借由此事将大雍民间所有铁匠全部集中在东海道。”

    

    “因为陛下要的,是在东海道重建太学和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