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高明的手法

    左相没有去拉拢付仲寅,因为他没资格被拉拢。

    

    季博常也没有礼贤下士的意思,因为他不配 。

    

    但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却把自已当成了可以左右局势的大人物。

    

    可笑吗?

    

    左相没拉拢他,却利用他的心思将他当成棋子,这就是左相高明的地方。

    

    我什么都不给你 ,连接触你的兴趣都没有,但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按照我的意思行进的。

    

    无他,你在我面前就是一碗水。

    

    一眼就能看到底的水,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把你当做手中之刀却不给你任何好处,甚至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才是世上最高明的手段,但也是极端的蔑视。

    

    一地大儒?

    

    在左相眼里一文不值。

    

    文人误国 ,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一国必须要有文人的存在。

    

    这是百姓的精神食粮,同样也是统治者的喉舌。

    

    不然那天地君亲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帝为天子之言都是从哪来的?

    

    可一旦这些文人作乱,其祸远胜刀兵。

    

    因为文人作乱搅动的是人心 。

    

    定远在季博常接掌后商业发达物资充足,利用大量商贾将基础设施建设的极为完善 。

    

    而他刚刚在北境大胜北夷,这是大雍立国以来对北夷的最大胜利。

    

    但就是这比当初大雍太祖所得胜果还要大的大胜,却在庆云州内没有翻起太大的浪花。

    

    原因,就在这些读书人身上。

    

    他们在批判。

    

    批判此次大胜中的漏洞,批判李三山作战时的无脑和懦弱,更在批判季博常有眼无珠。

    

    竟然对北境劣民另眼相看,为将来埋下祸患。

    

    百姓是淳朴善良的,但百姓也最是愚昧。

    

    他们的思维会被轻易带偏。

    

    没胜之前他们期盼大胜,期盼斩杀北夷蛮子抢他们的马 ,在得知季侯和北夷作战时诸多百姓祈求上天,祈求上天派下天兵天将助侯爷大胜归来。

    

    但现在胜了,可他们心里却出现了重重的怨气 。

    

    身为带军之将为何不视死如归?

    

    为何不在得胜后一举攻入金狼王帐活捉金狼王?

    

    我们对你何其爱戴,可你却让我们如此失望,连我们都能看出来的战场局势你居然看不出来。

    

    你还有何脸面统领大军?

    

    还有何资格接受我们的欢呼,还有何资格继续坐在大将军之位上?

    

    坐镇定远良久,后带军进入北境接连大胜的李三山,现在成了庆云州口诛笔伐的无能之辈。

    

    而这等言论一出,哪怕街边货郎嘴角都是出现不屑之意。

    

    他们都能看出的战场局势李三山看不出,这将军位自已坐上去都会强那李三山百倍。

    

    无能之辈统军,你还会对他抱有希望吗?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读书人并没有出现言辞激烈的指责行径。

    

    他们只是把自已对局势的了解,经过加工之后真假掺半的说了出来。

    

    看似中肯没有任何抹黑之举,但听在百姓心里却直接变了味。

    

    这就是他们高明的地方。

    

    如果他们故意抹黑故意曲解甚至咒骂,那郭康手里的刀也不是砍柴用的。

    

    但人家没有,这谣言也好还是对李三山的不屑也罢,都不是人家说的。

    

    人家只是说了战场局势,和自已认为如果如何如何,结果可能如何如何。

    

    人家不是妖言惑众,更没有直接贬低抹黑李三山,这些都是百姓们自已脑补悟出来的。

    

    他们如何评价李三山与我何干?

    

    而对李三山的无能不满,也导致季侯在他们心里的地位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