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回头瞪了一眼插嘴的小道士,随后转头面带歉意看向季博常。
“我等都未曾见过世面,就连这奶头山都未曾走出过,公子勿怪。”
季博常笑着摆摆手。
“无妨,小道长之言虽糙但却在理。”
“按照道长所言,青牛观的日子也算悠闲,为何却只有寥寥数人?”
季博常的话让老道士微微一叹。
“田间若有功名路,牧童何需苦读书。”
“青牛观悠闲之处在心不在身,有米入腹有瓦遮身的清淡日子最是熬人,能熬住的自然留下,熬不住的夜自然离去。”
“说到底还是心有不甘,想看看山外面的世界。”
季博常笑着揽了揽衣袖:“所以道长也想去外面看看?”
老道士闻言摇摇头。
“老道士老了,有心无力想走也走不动了。”
说完对身后一指。
“但他们还有时间,跟着我最后也只能埋骨在此 ,若有可能老道士希望他们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季博常笑着点点头,随后淡淡开口。
“想走出去就要盘缠更要向导,不然会走歪了路,而且外面很危险,会死人的。”
老道士闻言回身指了指自已的大徒弟。
“他跟随我最久,年纪也不小了,况且这周边百姓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存在,所以他去不了外面的世界,也挣不来盘缠了。”
随后又指了指二徒弟。
“他天赋最差,但却最懂老道士的胃口,所以他要留下烧饭去不了。”
手指指向三徒弟。
“他会种菜养鸡修房挖井,这道观没了他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一片废墟。”
最后,手指指向四徒弟和最小的徒弟。
“老四叫青志,老五叫青一,他们年纪最小也最是熬不住这山中清苦,身强力壮的应当能挣出些盘缠,老道士教了他们些本事,应有自保之力。”
季博常闻言看了青志和青一一眼后微微摇头。
“不够。”
“现在的世道太乱,盘缠难赚。”
老道士闻言后微微一叹,思忖片刻后再次抬头看向季博常。
“公子请随老道士这边来。”
说着从石凳上起身,对季博常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朝道观之内的后堂而去。
阿九想跟着一起前去 ,但却被皓月用眼神制止了。
而他也是在这一刻明白了皓月的用意,老道士不是敌人,更不可能对季博常不利 。
因为这里是东海,而带季博常来到此处的是他姑姑季凌薇。
他被季博常打磨了这么久,早已不是当初的小白,最起码眼前的事和季博常跟老道士的对话他听懂了。
整个大雍都没有道观 ,但东海却有,而且在民间口碑极佳。
这样的事肯定瞒不过吴家和季家,道理很简单。
就连自已和师父都能被翻出来,更何况这存在数百年之久的青牛观呢。
知道这道观的存在,又把季博常带过来说明什么?
说明这就是家里人给季博常准备的。
而季博常和老道士的对话他也听懂了。
老道士开口就把自已大善之名说成骗吃骗喝,没有任何扭捏作态,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季博常。
他们能存在不是因为他们救了多少人,而是吴家和季家允许他们存在。
这叫摆正位置,也是在告诉季博常他们知晓分寸,更是在告诉季博常他们的底子是干净的。
老道士说两个最小的徒弟熬不住山中清苦,想出去看看。
其实这就是在毛遂自荐,也是在表态。
人家让你存在数百年好吃好喝的养着,你们总得干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