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 第45章 赵贞曹云舒下江南 五名女子为父报仇

第45章 赵贞曹云舒下江南 五名女子为父报仇

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写的“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草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 

    白沙堤的两头分别是平湖秋月和断桥残雪。此时,赵贞和曹云舒正在平湖秋月处,沿着长长的白沙堤前行。 

    几名精壮的侍卫警惕地在不远处跟着。白沙堤此时并不叫白沙堤,而是叫孤山路。 

    孤山路其实也并不孤单,孤山路的两旁有桃树,柳树。都是多年的古树。 

    繁叶浓阴,枝叶扶疏,日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留下斑驳一片,随风变幻莫测。 

    孤山路上有卖艺的,走索,抛球,飞钱,踢木,吞刀,吐火,跃圈儿……… 

    也有三五成群斗虫,斗禽的。更有买卖香茶细果之类的。 

    赵贞和曹云舒游走在集市一般的孤山路上,左顾右看,行不足。 

    再往前走,游人越来越少,前面不远处就是断桥。 

    赵贞抬眼望去,断桥上有三四个女子装扮利落,窄袖短襦长裤。 

    她们在断桥上放风筝,准确地说是在竞纵纸鸢。以风筝线相勾连,相互牵扯剪截,目的是剪断对方的风筝线,先断着输。 

    赵贞见曹云舒眼睛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于是拉着曹云舒往就往断桥上走,边走边说:“走,走,我陪你去放纸鸢。” 

    正在这时,一支官家队伍,从对面向断桥上行走。 

    前头是两个衙役骑马引路,中间有一辆敞篷马车。后面还跟着两个衙役步行。 

    其他行人都在避让这支官府的队伍,有一个和桥上女子同样利落装扮的女子,却反其道而行之,紧跟着马车上了桥。 

    见马车上桥,桥上放风筝的三名女子同时松开了手中的线,几只纸鸢随风飘去。 

    三名女子接过刚上桥女子递过来的武器,以飞快的速度各就各位,似演练许久一般熟练。 

    两名女子一前一后夹住马车,一名女子奔向后面阻止两名步行的衙役。 

    一名女子奔向前面,朝前面的两匹马砍了两刀,两名正欲回头的骑在马上的衙役,赶紧勒紧缰绳,却也只能随受惊的马而去。 

    此时,向后面奔走的另一名女子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跟在马车后面的两名步行衙役的武器,其中一名衙役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儿,另一名衙役手中没了武器。后退几步,不敢向前。 

    马车的马匹因被女子挡住前路受惊而扬起前蹄,马车夫一个不注意,滚落在地上。等马车夫抬头见此情形,跪在地上,不住求饶。 

    夹击马车的两名女子中的一人。手握弯刀,一人拿直刀。二人同时向车中人刺去,车中人见势不妙,扑通跳进湖中。 

    湖中有一艘小舟,小舟上一名女子拉弓搭箭,射向水中人的左眼,随即又划船到水中人跟前。用手中长枪刺向水中那人的咽喉…… 

    这时,桥上的几名女子飞奔下桥,飞快跑向小舟,整个过程移步换影,瞬息万变,又井然有序。应是蓄谋已久。 

    等白沙堤上的人听到动静跑过去看热闹时,只看到空中几只纸鸢纠缠在一起,从湖面上空飘过。 

    手执兵刃的几名女子早已乘坐小舟使出了人们的视线,湖面之上,阳光普照,波光粼粼,岸边的芷兰也随风摇曳。 

    赵贞和曹云舒从头至尾没有没有遗漏任何细节,在超级VIP的位置观赏了一场大戏。 

    几名侍卫早就亮出武器成半包围状,护住二人。见女子们逃离了现场,赵贞和曹云舒在侍卫的保护下也悄然离开了白沙堤。其中一名侍卫在赵贞的授意下去追寻五名女子的踪迹。 

    几日后,杭州知州来赵贞的行宫,汇报断桥发生的那起案件的来龙去脉: 

    从马车上跳水的人叫李高,是临安府县令,之前在监察院任杂侍御史。 

    这官职品级不高,但是权利很大,既有监察中央官吏的职权,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权,兼有监察,领兵,社会管理等职能。 

    半年前,李高被贬到临安县做县令。几日前因失血过多死了。 

    “案件查清楚了吗?”赵贞问。 

    “没有目击人,画师无法画出画像,日前在城里城外搜捕可疑人员也无所获。”知州回答。 

    “重点查李高在官场所作所为,把搜捕人员撤了,莫要再大张旗鼓查案。你作为知州,应该知道稳定民心,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正道。”皇帝赵贞对知州吩咐道。 

    知州点头称是,唯唯而退。 

    心想官家果然是官家,胸怀天下,心系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