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自始至终,汤索言都被夹在两方中间,心累又无奈。

    汤父汤母爱子心切,太想让儿子走上正途,他们到处查资料,听说了几种可以纠正取向的方法。比如中医有调和阴阳以及疏肝解郁的汤药方子,也可以针灸,还有电击矫正法。他们不舍得儿子被电击,便直接按药方抓了药。他们本就是中医,知道那药对人体无害,每到休息日,就炖好汤药送去医院。都是中医教授又如何,事摊到自家孩子身上,他们和寻常家长一样无助一样彷徨。他们带的药汤索言都会喝,对于自己的不完美他心怀愧疚,认为自己伤害了父母的感情。同时他也很失落。父母的不理解最终间接影响了他出国的选择。

    在国内时,唐宁和汤索言没有同居,一方面因为他们都太忙碌,另外,也因为汤父汤母没有同意他们的事,汤索言不会无视父母的感受,唐宁也没有那么上赶着。唐宁实习后去了二院,离汤索言所在的三院有些距离。二院外科更强,三院眼科则是全国有名。两人一起过夜的次数一个月不超过两次,唐宁对待床事的变化表现得不明显,汤索言没有察觉。

    汤索言在唐宁实习之后发现了他的另一面。

    医生并不是一开始就见惯生死的,这都有一个过程。汤索言当初在急诊科轮转,曾经给一个休克病人做心肺复苏,结果没救回来,汤索言愧疚很久,总是怀疑自己按压的力度不够准确。这些情绪他不会在小宁面前表现出来,他是习惯强大的人。但他发现小宁从没有这些困扰。

    唐宁对汤索言没有秘密,除了他的过去。他会把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人事都跟言哥讲,像小学生汇报那样。他抢救时尽全力,没救过来也看得开。他觉得人各有命,没必要拿这些折磨自己。听起来冷酷,但是唐宁真的是非常努力学习去拯救生命的尽职尽责的医生。

    汤索言觉得小宁虽然单纯,但活得通透明白。

    那时汤索言对唐宁还很热乎,没有感受到唐宁这看似通透实则冷漠的心。

    唐宁很难对人产生情感,即使有,也很淡,无论是对舍友还是导师。他的成长环境造就了这样的他,他的感情从来都是热烈地投注在一个人身上,以前是唐寅,现在加上汤索言。唐宁深知唐家的人对他的感情附带的条件,只有他争气,只有他给家里人长脸,他们才多看他一眼。这样的感情他不稀罕。所以当年唐寅一周不回家,他就直接离开。

    对外的唐宁,永远穿着整洁的衣衫,与人对话带着得体的适度的微笑。他迷人又聪慧,他平稳且慷慨,再体面不过。

    但他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从来都不是,相反,他爱都给一个人,因此独占欲极强。他在唐寅面前一直很乖,是因为他能感受到唐寅对他的强烈的爱意与宠溺,而且唐寅对他十分娇惯,事事都顺着他。当唐寅做出他无法理解的事,他会十分尖利地反击,就像那天深夜的那通电话。

    这才是真实的唐宁。

    汤索言虽不活跃,但绝对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他深爱他的父母,与导师感情甚笃,也有十分要好的一群朋友。他将小宁介绍到自己的圈子再正常不过,小宁表现也很得体。但之后唐宁有些抗拒言哥的这群朋友。汤索言他们宿舍有个规矩,再怎么忙,舍友的生日大家要聚一下,而带着对象去聚会再正常不过。汤索言那时很忙,与唐宁碰面都要提前乔时间,如果碰上舍友生日,他就会安排到一起。唐宁到了之后发现还有别人就不太开心,他以为只是和言哥两人的约会。

    与汤索言在一起,那是唐宁的私生活,他是放松的,而有别人在,对他而言就是交际。在汤索言面前他从不隐藏情绪,生气了就会摆脸色闹小性,汤索言便哄他,这一幕被陈凛看见,因此对唐宁有些意见。唐宁也不喜欢陈凛,他觉得陈凛说话的口气总是把他当成言哥的女人,不尊重他。

    唐宁像对唐寅的朋友那样,排斥汤索言的朋友挤占他与自己相处的时间。而与小宁相处这么久的汤索言也明白,小宁的私生活里只有他,所以他理解小宁,也惯着他,从不说他不好。

    那几年唐宁和汤索言一直忙碌地学习,互相陪伴,偶有吵闹,但都很快过去。

    他们感情中的首次严重的分歧是因为汤索言决定出国。

    第21章 跟随

    汤索言是个好医生。

    或许有下属觉得他为人严厉,不敢亲近他,但对病人来说,他是最平易近人的医生,博学厚德,仁心仁术。

    他是徐教授最得意的门生,因此在眼科实习时跟着导师参与了不少疑难病例。待在眼科的时间越长,见过的病例越多,汤索言越感到无力。很多病患因为基因中所带的缺陷致盲,临床没有根治的方法,他们中有人是一家的顶梁柱,有人劳碌了一辈子还没来得及出去看看世界,有人还是孩子,都从五彩缤纷的世界永远跌入无尽的空洞中。汤索言想更好地了解这个病症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患者争取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只有继续深造,才能实现他的愿望。

    汤索言将他的想法告诉徐教授,徐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