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沈家祖坟冒青烟了?

    “婆婆,你看这件小衣服,买给小宝穿一定很好看。” 

    卖课的三十两,林听没有给杨秀秀,这银子是她自己挣的,沈大力和杨秀秀也不会打这个银子的主意。 

    “好看,但会不会太贵了?” 

    “两位客官真是好眼光,这衣服采用的是绫罗绸缎中的绫质地,透气强,且这衣服也是当前最流行的花色。” 

    一个女掌柜走过来,虽然林听和杨秀秀身上全是补丁,也不像是能买得起衣服的人,但她还是笑着过来介绍了。 

    “这样的成品,要多少银子?” 

    林听面前的,是一件鹅黄色小裙,里面还有一条用罗做的裤子,很好看。 

    女掌柜笑了笑,走到衣服边上:“这衣服是成套的,所以最低价,二百文。” 

    绫和罗并不是最好的料子,也不是最差的,这其中还有纯棉,棉麻,以及麻衣。 

    太差的没有成衣,你只能买布回去自己做。 

    二百文对于现在的林听来说,她买得起,一口气买了三套给沈晚意。 

    而后才去挑选自己的,选了两套颜色淡雅的裙装花了八百文,又买了两套短衫干活方便,又花了八十文。 

    加起来,她的衣服和沈晚意的衣服,就花了一两银子零四百八十文。 

    随后又给杨秀秀买了三件短衫裤装,纯棉料子,加起来了才一百二十文。 

    同样给他公公也买了三套。 

    当给沈轻舟看了衣服的时候,林听犯难了。 

    好像买长了,买短了都不好,他除了坐在一张木板上,又走不了路。 

    且干活的时候,容易把衣服弄脏。 

    “婆婆,给沈轻舟买什么布料好呢?” 

    杨秀秀感觉他们买的太多了,一下有这么多新衣服,定是花了好多的银子。 

    “买便宜的,轻舟的衣服都破了,他那样……他穿的衣服容易破。” 

    其实杨秀秀也怕伤到沈轻舟的自尊心,不管做什么,和说什么,在他面前,都是小心翼翼。 

    林听看了又看,她最后还是给沈轻舟买了三件宽袖的衣袍,干活的人都穿窄袖,只有读书人才穿宽袖。 

    而且他之前的那些破衣服,不都是这样的吗? 

    沈轻舟的衣服是最贵,三件就花二两银子。 

    杨秀秀还买了一匹罗布,说回家给他们做些里衣。 

    光买衣服就花了差不多四两银子。 

    听到掌柜说出这么多银子的时候,杨秀秀心里都咯噔一下,这也太贵了。 

    不过银子是林听付的,这是林听给家里人的心意,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掌柜的,我想在你这换衣服。” 

    林听想把身上破旧不堪的给换了,全是补丁的衣服,都快成为百家衣了。 

    “客官请跟我来,您在我们店花费这么多,我再送你一个发髻。” 

    林听点头,等换好衣服出来时,一身青色衣裙,衬得她清新脱俗,她一出来,真的就有种人靠衣装马靠鞍的惊艳。 

    “哇,这衣服简直就是为客官你量身定做的一样,太适合你了。” 

    女掌柜并不是奉承,而是真的觉得林听穿上他们家衣服好看,在给林听梳发髻时,一个完美的清新感就出来了。 

    林听赖在沈家不干活,本身皮肤就白,加上掌柜的给一打扮,就有种清水出芙蓉的美。 

    出来后马夫和沈大力都感觉林听像变了一个人,当然,他们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说出来。 

    今日有马车,林听买了一百斤米,三十斤油,两斤盐,以及醋和其他调料。 

    路过卖菜的,又买了不少蔬菜瓜果,买了一扇排骨,和一些后腿肉。 

    果脯糕点也买一些回去,家里有小孩,一定馋这些。 

    没有用到卖菖蒲的银子,这些可都是林听自己赚的,一趟下来,花了差不多十两银子。 

    不过她很开心,日子也在慢慢变好了。 

    马车路过武山村,引起不少村民来看,想着,这是谁家的富贵亲戚啊。 

    看到行驶的方向是沈家那边的,林听在车内就听到外面有村民议论了。 

    “你快看啊,这车是不是去接沈继祖的?听说他要当上大官了?” 

    另一个妇人道:“有可能,我也听说他要当什么主簿,可是县衙的官职。” 

    都是一些村民,他们听过唯一的大官,就是县令大人,而主薄他们不知道是干什么的,反正是官就是了。 

    “整个村都在传,难不成是真的?沈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还有好奇的人跟上去看,到了沈家,发现马车没有往大院而去,反而去到了西厢房后屋。 

    看到一身青色衣裙的林听从车上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