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页

    许如意也明白,这年头,哪个县里头不盼着能多开几个厂?

    

    “小许,这事儿你能跑成?”

    

    许如意连忙摆手:“不成不成,我哥虽然在机械厂工作,可我也不能给他拖后腿,再说了,我哥那是搞研究的,不管这些事。”

    

    刘副厂长哦了一声,也觉得自己刚刚是脑子糊涂了,怎么能觉得小许就可以把分厂的事儿落实呢?

    

    “我虽然在分厂的事情上帮不上忙,但是我可以帮着咱们轴承厂接一两个机械厂的项目,刘叔觉得可行吗?”

    

    许如意知道,现在轴承厂的单子并不算多,按许柱子的说法,估计到月底,这单子就做完了。

    

    虽然现在是计划经济,但是不代表了厂领导就真地待在座位上等着上面给分派工作任务了。

    

    为啥单子少?

    

    还不是因为他们在上头没有关系?

    

    单子多的厂子,效益好,工人各方面的福利和补贴也都更到位,那厂领导能拿到的实际好处就更多了。

    

    现在刘副厂长正为这事儿发愁呢,他是主抓生产的,如果没有单子,他们车间就得全停了,到时候工人们怎么办?

    

    如果都闲下来了,那是不可能有全额工资拿的,这一点他还是很清楚的,所以才会发愁。

    

    “你说真的?”

    

    许如意小声道:“您先别急,我呢,先前跟柱子哥,哦,就是今年进到你们厂的学徒工了解过,咱们厂的轴承质量还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同样质量的单位,人家直接就把这个生产分派到其它厂了,说到底,也是咱们厂子运气不好。”

    

    刘副厂长叹气:“可不是嘛,如果没有生产任务,大家伙的日子都不好过呀。”

    

    正是因为想到这一层,所以现在县里各位领导包括他们轴承厂的领导,都盼着机械厂能在清河县建个分厂。

    

    为啥?

    

    到时候生产出来的机械设备,不可能不需要轴承的,那这生产任务不就源源不断了?

    

    当然,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

    

    都知道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哪个县里头不争取?

    

    清河县在整个ay市来说,不算是最穷的,但也绝对不是最富的,满打满算,正经的国营厂子就那么几个,县里头自己办的厂子倒是不少,比如说平安公社的木材厂,那就是县里头和公社一起办的。

    

    再有一些小规模的厂子也有,但是真正能影响到县里经济的,就只有这么几个国营厂子。

    

    一是因为其规模大,光是工人就得上千,再就是正经的国营厂子,上面是有拨款补贴,也会有生产任务的。

    

    许如意又和刘副厂长聊了几句后,才发现已经到厂门口了。

    

    “刘叔,那你进去吧,我得登记一下,想着去给我姑也送点儿东西呢。”

    

    “行,你去吧。”

    

    厂里的规矩不能坏,刘副厂长也喜欢这种自觉守规矩的人。

    

    许如意的车座子上还有一个旧的编织袋子呢,应该就是要给长辈送的东西了。

    

    许小娟也是刚到食堂后厨,还没开始干活呢,人还没到齐,早会也没办法开,许如意借着这个时候就把东西带过来了。

    

    “姑姑要把东西先放下去,还是怎么着?”

    

    “时间上可能来不及了,再回来要迟到的。”

    

    “那您跟我说宿舍号和柜子号,钥匙给我,我去放。”

    

    许如意一路也算顺利,把东西放好之后,再折回食堂的时候,正看到在开会,干脆就在门外等了。

    

    许如意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往自己的挎包里放了几盒大前门。

    

    组长开完会出来,正好就看到许如意了,两人到办公室后,许如意少不得又是一番好话。

    

    “叔,天气太热,东西也不好带,怕坏了。给您带了两盒这个,别嫌弃,将就着吧。”

    

    组长一瞧,哟,大前门呢!

    

    这可是好东西,寻常人可抽不起。

    

    “这可不便宜呀!小许你可不实在了,这么贵的东西,怎么还自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