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页

    宋彩霞翻个白眼儿,没应声,但是许如意也没再揪着这件事不放,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

    

    市商业局的各种配套设备可就比县里面要多多了,而且人员也多,工作量也不是一个县级的商业局能比的。

    

    毕竟市商业局有时候还要下到地方上再去指导工作的。

    

    许如意现在正在接手的项目,就是关于一家公私合营的饭店整改,以及一家公私合营的纺织厂,也就是现在的纺织三厂。

    

    公私合营是新社会后实行的一种经济政策,它将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生产。

    

    这种政策的实施是为了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而私人企业的所有者则成为了企业的合伙人之一。因此,公私合营并不是所谓的“暴力没收”,而是一种平等合作的方式。

    

    而许如意刚刚要汇总的那些数据,就是关于纺织三厂的。

    

    至于现在,许如意正在看着这家公私联合的饭店,从收益上看,的确是要更胜于其它的几家国营饭店。

    

    除了因为厨师技艺之外,可能就是因为这是公私联合的,以前做店小二的以及掌柜的这些人,可都是很懂得如何服务客人的。

    

    而国营饭店就不一样了,那里的服务员态度都是比较高傲的,大有一种你爱吃不吃的感觉!

    

    毕竟国营饭店的服务拿的都是死工资,人家觉得自己是正式工,压根儿就瞧不上普通工人。

    

    而公私合营的就不一样了,虽然这里的服务员也是拿死工资的,但是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自己的股分的,说白了,就是钱赚得多了,他们年底分红也能高一些。

    

    所以,人家的态度以及工作的成果自然就不一样。

    

    许如意叹口气,这种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再等十几年后,应该是所有人都会看明白这一点的。

    

    除此之外,还有几家公私合营的手工店也有问题,眼下,还是得先解决店里的几个主要矛盾问题。

    

    第370章 气走了

    

    公私合营以后,要进行企业改组。

    

    企业改组并不是都要并厂并店。

    

    从最开始发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以来,并厂并店的很不少。

    

    有些工厂和商店并得对,应该并。有些不应该并的,其中数量最大的是手工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机器,门面不大,并起来很方便,就并了。

    

    真合并了,反倒是出麻烦。

    

    比如说城市里的剃头担子,在马路上、在工作场所、在家里给人剃头,对群众很方便。

    

    公私合营、合作化以后,有些地方把剃头担子都合到理发铺子去了。

    

    本来理发铺子就不多,再把剃头担子并掉,对群众特别是码头工人和郊区农民更不方便。

    

    好在ay市还没有那么离谱,但是现在对于一些小的手工业,还是要尽快地整改。

    

    许如意已经把其中一个手工铺子解散的计划报上去了,这些人可以自己在家做手工,完全没必要再因此而弄个铺子,可以自己做好后送到收购站或者是供销社都没有问题。

    

    比如说他们自己做的手工鞋子,颜色、布料、尺码、手艺等等差距太大,而且还要单独为他们提供一间铺子,他们的收入又没有很高,上面还得再派下来一两名的管理者。

    

    而且现在虽然是计划经济,但是对有些商品,如百货中的一部分,国家不再统购包销。好的,国家要;不好的,就不要。

    

    不好的不要,就要跌价,或者就得按残疵品来处理,如此一来工厂就要亏本。

    

    一亏本,工资都发不出,管理人员就要动脑筋,想办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总体而言,这是在刺激工厂,也是为了让他们拿出更好更丰富的产品来。

    

    但是这要有步骤有计划分批地进行,否则要出大乱子。

    

    所以,几年过去,大部分的地方已经开始重新整改,而ay市的大部分也都在努力改进,就比如说纺织三厂,他们的出疵布率已经大幅度降低,但不代表就没有其它问题了。

    

    许如意也没想到,把她调到市里来,是让她处理这么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