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百度贴吧

    也许是因为昨晚无意提起却又被紧急掐断的那个话题,周小菊对唐成安似乎产生了些不明来由的情感。m.wenqishuku.cc

    她一大早便买好早餐守在唐家门口,等到唐成安打开门就迎面扑上来,将手中热乎的包子豆浆一股脑塞入唐成安怀里。

    “成安,这些都是热乎的,你趁热吃嗷。”她说话气喘吁吁的,但还是细心交代。

    莫名其妙被塞了一堆早餐的唐成安,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周小菊便转身离开了。

    她本想叫住周小菊,哪知一个抬头就找不到踪影。

    唐成安没了办法,只能收下她的一片心意,日后再找机会答谢。

    蒸腾的热气使得塑料袋紧紧粘在包子表皮,唐成安隔着袋子掰开馅料,发现是自己从没吃过的西葫芦鸡蛋馅。

    西葫芦丝切得粗细均匀,与柔软蓬松的鸡蛋相互交缠在一起,香味清新又浓郁。

    “什么东西这么香?”林雨涵寻着香气走进唐成安办公室,“成安姐,你在吃什么呢?”

    “西葫芦鸡蛋包,你要么?”唐成安从袋子里拿出一个。

    “要要要!”林雨涵倒是不客气,“我正好没吃早饭呢。”

    等唐成安从家门口走到办公室,这些烫手的包子也都差不多降到适宜的温度,林雨涵正好一口一个。

    “好吃!”林雨涵显然也被这美味俘虏,“但是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哪家店会卖这个馅?成安姐,你在哪买的啊?”

    她一语惊醒梦中人,唐成安显然有点愣住:“邻居给的,应,应该是她自己做的吧。”

    林雨涵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邻居做的啊?那她对你可真好。”

    是啊,对她这么好,可是为什么呢?

    他们一家明明很早就搬走了,甚至都不知道唐成泰这个人,更何况唐成安?

    第一次见面就替她考虑得如此周到,难道是因为东北人自来熟吗?

    唐成安只觉得王忠才和周小菊一家肯定没这么简单,莫名其妙的示好背后说不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她想得出神,咀嚼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呀!”林雨涵突然大惊小怪地叫了一声,指着唐成安的耳朵,“好漂亮的耳钉,成安姐你不是之前逛街的时候都没看中吗?这款又是哪买的呀?”

    唐成安下意识摸了摸耳垂,发觉今天戴上的是前段时间魏寻送她的那款满天星。

    但她又不想让林雨涵知道真相,于是随意敷衍过去:“啊,就一朋友送的。”

    “那你朋友可真有眼光,”幸好林雨涵没怀疑,“偶也好稀饭这个款式。”

    唐成安:“稀,稀饭?你在说什么?”

    林雨涵:“网络用语呀,就是‘喜欢’的意思,现在可流行这么说了,成安姐你也上上网吧。”

    唐成安虽然是个才二十四的年轻人,但显然她并不是走在时代浪尖的那批。

    暂且不说魏寻总是谈到的那些互联网、代码、程序之类的专有名词,就连林雨涵平时聊天时不时冒出一句网络语,她都不太能融入。

    有时候她对网络的了解程度甚至比不上即将奔三的唐成泰,因此也不少次被他笑话“老古董”。

    “现在网络上都流行什么?你都跟我说说。”唐成安不知怎的来了兴趣,就想一探究竟。

    林雨涵被这么一问,特意挑选了一张软和的凳子在她面前坐下,似乎准备进行一番长篇大论:

    “其实我玩的也不多,大多时候都是上一上Q.Q,也会去天涯社区里的论坛参与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还有百.度.贴.吧,都挺火的。”

    “哦对,最近好像上线了一个叫新.浪.博客的平台,我还没怎么用过,据说可以当自己的网络日记。”

    话匣子一打开,林雨涵仿佛像个专业人士一般,头头是道地和唐成安讲解这些新兴事物。

    电脑已经不再是停留在扫雷和纸牌的时代,有条件的家庭会主动牵个网线,没条件的也常常赖在网吧,总之无论是谁都一定要注册各种交友账号,有个“网友”几乎成了当时可供炫耀的热词。

    百.度、搜.狐都是人们的百科全书,土.豆.网则代替家家户户的电视机,汇集各种影视资源,成为炙手可热的头牌。

    如果没有林雨涵的讲述,唐成安还真没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渗入家家户户,影响力早已发展到不容忽视的程度。

    而她明明每天上班都能接触到电脑,却整天只知道盯着绿油油的默认桌面,连扫雷都玩不明白,倒也确实是被时代潮流遗忘在沙滩上的那些人。

    “成安姐,不会这些你都不知道吧?你们家难道没有电脑么?”林雨涵见她懵懂的样子不免困惑,“那几个月前唐叔哭天喊地到处宣扬你魔怔了,花六千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