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金融大神 > 第134章 大学的回忆

第134章 大学的回忆

    之前,魏玉辰连大学都是在家里上的,刚开始因为新奇他还住校了一段时间。m.chuangshige.com

    但是作为城市家庭的独生子女,一下子由有自己一个独立的卧室空间居住,到大学宿舍里、八个人挤在一个小屋子里面居住、而且还是上下铺,魏玉辰着实的不习惯。

    连晚上多看会儿书也有人提反对意见,说是影响了自己的休息,哪怕魏玉辰点蜡烛在那里看书也不行。

    早上想早起会儿,魏玉辰又怕吵醒了同屋宿舍的其余七个人。

    说起早起,魏玉辰刚开始大学住校那会儿,还的确闹出了一个笑话……

    魏玉辰在大学里面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家乡的理工大学,标准的理工科专业,当时也是家乡大学里面最好的专业。

    当年魏玉辰高考,成绩还算可以,在首场语文考试预感作文写偏题的情况下,并没有乱了心智,其余科目坚持正常发挥。

    待到高考成绩出来,五分高考科目,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都是150分,原始总分750分的试卷,魏玉辰才考了643分。

    按照大三那一整年的模拟成绩来看,魏玉辰正常的高考成绩应该在六百七八十分左右的水平,很明显是哪里出了问题。

    魏玉辰一查这五门高考单科成绩,语文才考了九十多分,很明显,是作文写偏题的原因,要知道高考里语文作文可是占了四十分的大头啊~~

    数学高考成绩一如既往的好,考了148分,仅差两分就“圆满”了。

    物理成绩也不错,考了138分,虽然魏玉辰一直认为物理不是他的强项,但是通过 “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他还是把物理考成了高分。

    至于化学、英语,成绩都还不错。

    但是,数学才是魏玉辰的最爱!

    当年全省的大学本科分数线是610分,魏玉辰的成绩较之,超出了33分。

    高考可填报三个志愿,从第一志愿开始报名,如若第一志愿的院校没有录取,会自动调剂到第二志愿的院校报名,以此类推!

    如果高考的三个志愿都没有被录取的话,只要是在610分本科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如果同意自由调剂,那么天南海北的高校当中,一旦是有本科名额空缺的,考生们都还可以去上个全日制本科的。

    哪怕是去个穷乡僻壤的边陲小镇,只要是它有全日制本科的名额就行。

    魏玉辰的第一志愿首先报名的是“国家二一一工程”里面的高校,第二志愿才是报名的家乡的这所理工大学。

    结果,第一志愿没被录取,第二志愿才调剂着被家乡的这所理工大学录取了下来。

    而当年家乡的这所理工大学还仅仅是所工程学院,连所大学的牌面都没有,名气自然也没有今天的大,后来经过合校并校才有了今天的理工大学。

    所以,在当年,家乡这所“工程学院”在招生方面也是困难重重,名气太小的原因,只能接受全国各地愿意接受调剂的考生,尤其是接受那些第三志愿和连第三志愿都没被录取而服从自由调剂的考生。

    既然都是调剂来的考生,大家都有了相同的郁闷情结,都想着考上个研究生以为自己正名,得以出人头地。

    魏玉辰的大学班里一共有二十九位同学组成,男生是二十二名,女生才有七名。

    在理工科院校里面,女生本来就是“稀有动物”。

    魏玉辰班里的男女比例为三比一,这一失调比例也实属正常。

    大学宿舍呢,标准的八人间,按照班里的学号来安排,即一号到八号成一个宿舍,九号到十六号成一个宿舍。

    魏玉辰的大学学号是十七号,刚好是一个宿舍的开头,住在上铺,他的下铺住着十八号,以此类推……

    可男人一共才二十二名,魏玉辰的宿舍排到了男生最后一名,这才住了六个人。

    学校自然不会让余下的床铺资源就这么白白的浪费掉,又从体育系里调剂来了两名男生。

    所以,魏玉辰的那个大学宿舍构成,稍微显得复杂了那么一点点儿。

    体育系的两名男生,每天需要早起训练的,所以呢,每天早上六点就要闹钟叫醒起床。

    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魏玉辰也就跟着两名体育生的闹钟一起醒来,到大学的校园里面,一边手里捧着书晨读着、一边走着散着步,回来宿舍里的其他五名男生依然在床上睡着觉。

    他便开始了洗漱、早餐和去教室。

    后来,魏玉辰认为大学的教学进度过于慢了,他便想着把大一剩下的课程,包括大二、大三、大四的课程,一口气都给学完了。

    为此,魏玉辰决定每天早上再早起一个小时,即早上五点起床,用时间来换学习进度,这也是他中学时代常用的学习方式。

    学习嘛,拼命地把学习时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