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鱼儿对临江很熟悉。m.shangyuewu.com
临江是没有城墙的,这个县城分为两个部分,中间由一条京南大运河隔开。往返两岸,需要乘船。
而北边靠近洛阳这一岸,则是青砖瓦房林立,市井繁荣昌盛。但是,南边那一岸,则全都是一些乞丐流民,宛若贫民窟一样的没落地带。
而且,大面积的良田也被北边的地主老财给买了去。南岸的百姓,就只能租田地耕种。
积贫积弱。
要知道,种一亩田地需要上交两成的田税,四到五成的租税,到百姓手里一亩地就只有四成或者三成的粮食。一亩地最多能产出二百五六十斤大米,少的话只有二百斤出头。如此,到百姓手里只有八十斤左右。
往往,一个家庭三四口人需要拼命去种十几亩地,碰上丰收的年头,忙碌一整年也只够吃用。
若是碰上灾年和朝廷征粮,那百姓得上山抛树根吃!
姜鱼儿坐船过江!
公子让她来临江提前布局,自然是要她在这里建设厂房,生产天香酒,生产肥皂这些东西。一方面,在临江进行售卖,赚取更多的银子。另一方面,也是一条后路。倘若京城出现问题,公子还能及时退到临江!
既然是在这里建设生产,选址就有违重要。临江北城的工人更贵,而且更难以管理。南城的百姓就不一样了,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给你拼命往死里干!
站上南城的街道,姜鱼儿还未走两步,一大堆乞丐便是拿着破碗冲了上来~
姜鱼儿脸色微变,这儿的境况,比她想象当中的,还要更加严重!
“好心的小姐,给点吧~”
“给点吧小姐,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这些乞丐挡住了姜鱼儿的去路,他们连说话都已经有气无力,自然不会是假的。
人说他们不会种田么?不会自己种粮食吃么?然而事实上,他们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田地都是地主的,种田得租,还得跟地主借粮种。春天借一斗粮种,秋收的时候要还十斗粮食,还要加上田租等等。
并不是他们不种,粮食也不是一天种下去就能长出来的。
早就预料到这种境况,只是更严重了些。所以姜鱼儿在坐船过来的时候,便是买了两箩筐的馒头包子。她一招手,船家就将两箩筐的馒头搬了上来。
一瞬间,这群乞丐蜂拥而上,疯狂抢夺起来。
船家见到这种情况,摇摇头,“姑娘,这群乞丐是喂不饱的,而且这南城有成千上万的乞丐,你能让每个乞丐都吃上馒头吗?就算你有座金山,也得给你吃没了!”
“姑娘我看你家世应该不俗,还是快快回到北城去,免得出了什么意外!”
姜鱼儿笑了笑,“谢船家,不劳费心!”
见此,船家不再多说。
姜鱼儿观察片刻,这群乞丐把东西抢走之后,立刻一哄而散。紧接着,他们去到街道的远处,又集中了起来,把各自抢到的馒头放在一个人面前。
那人身强体壮,肌肉很是壮硕。姜鱼儿方才看到,此人也冲进来抢了。只不过,他抢的时候,别人都不敢伸手拿!
乞丐也是有头子的,想必这个人,就是这群乞丐的头子!
姜鱼儿缓缓走过去,双手抱在胸前,笑眯眯的看着这个壮年男人!
壮年男人脸色大变,他急忙让这些乞丐护着馒头,“大慈大悲的姑娘,这些~可,可都是给我们了,你,你不能再拿回去吧?”
“想不想每天都有馒头吃?”姜鱼儿笑咪咪的问道。
许二牛:“……”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在姜鱼儿以每天馒头管饱的诱惑之下,许二牛带着他手底下几百个乞丐,浩浩荡荡的跟在姜鱼儿后面。
“鱼儿姐,我~我的人其实不止这些,还有不少老人孩子,只是他们,他们没有办法给你上工。我们上工挣来的馒头,能不能分给他们?”许二牛有些担忧的说道。
姜鱼儿的出现,在许二牛等人的眼里,犹如天上的菩萨。他们啊,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吃过白面馒头了!
许二牛是个乞丐头子,但他也是一个有良心的乞丐头子。所以他手底下的兄弟姐妹,多达几百个。而那些老弱病残,老人小孩,更是多达几千人!这些人,全靠年轻的乞丐,讨到饭食供养着。
姜鱼儿对许二牛这种品质,甚是满意。她可不想,养出一个白眼狼。
“晚些时候,我让北城那边送多一些馒头吃食过来。”
“二牛!”
“哎,小姐,我在!”
“南城我没有经常来,你可知晓,哪里的水最好?特别是山泉水~”
许二牛眼前一亮,“姐,你找我算是找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