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第831章 曹魏声威,美色误国

第831章 曹魏声威,美色误国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m.zhongyuege.cc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北征乌桓,凯旋登碣石山望海时而作。

    从诗赋之中,可见曹操意气风发,横扫宇内八荒的气势。

    终曹操一世,只有曹军打北胡的份,没有哪个胡酋敢在曹操面前呲牙,到了曹丕、曹叡当皇帝时,曹魏北疆的情形也差不太多。

    就算强如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四十余载,并自立燕国,试图与魏蜀吴三家平起平坐,最后也在曹魏大军的猛攻下覆灭。

    现在,不过短短十余年,曹魏就急速的从大国跌落到偏安国位置,还要靠“和亲”之策来拉拢段氏鲜卑,从具体效果来说,若是能成,可大大加强洛阳魏军的力量。

    但从影响力来看,则是一记败招。这种身份上的强烈落差,会让不少经历了建安年间辉煌岁月的人不能接受。

    刘封思索一番之后,即将陈寿叫来,授意他就“和亲”一事对魏国展开口诛笔伐。

    “殿下放心,魏国皇帝为美色而误国,此为亡国之君,寿当以己之笔,护我大汉之正统。”陈寿义正词严,朗声作答。

    洛阳前线的局势,随着汉魏两军的绞杀,而渐渐明朗,陈寿从来往的公文中,判断出了魏国国力上的衰弱,这让他书写檄文时更加的心潮思涌。

    “魏国有玄士,大汉有智士,承祚有劳了,本王让钟琰协助于你。”刘封点头吩咐道。

    他对陈寿的文字功底颇有信心,不过,陈寿毕竟出身蜀地,对魏国内部的情况不是很了解,钟琰则不然,小娘是颖川人氏,钟家在魏国虽不是大族,但也是传承世家。

    钟琰在嫁给刘封之后,表现出来的潜力让人惊讶。

    刘封本以为这小娘只是善相面,但在几次纵论汉魏吴三国局势时,钟琰的点评都是适到好处,一语众的,这让刘封对钟琰好奇起来。

    在历史上,钟琰教出了卫夫人这个才学俱佳的弟子,卫夫人更了不得,她在南渡之后,传授的弟子中,书圣王羲之也在其中。

    换句话说,钟琰是王羲之的师祖,还是“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的老师。

    等到汉军攻下河东郡后,刘封准备让钟琰提前到卫氏察看一番,把卫烁给先挖过来,这样王羲之想要寻师,也只能投到汉国门下。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

    真到了王羲之的时代,估计大汉早就一统,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不归大汉,难道还跑到海外去给胡虏效力。

    陈寿、钟琰两人领了任务之后,干劲十足,在一番鼓捣之后,数篇声讨魏国和亲之举的檄文酝酿而出。

    蜀汉这边爆出曹髦和亲的羞耻之举,魏国朝堂自然也不甘示弱。

    在曹髦的授意下,王沈、王业、荀勖等人也是火力全开,把刘封纳祝融夫人、马云禄等女的事情一一抖落出来。

    “刘假子以美男计诱使异女,此为丧权辱国之举,相比之下,大魏皇帝只是答应嫁一宗室女于友邦,何错之有?”

    王沈本来并不支持和亲之举,但现在被陈寿、钟琰屡以檄文声讨,作为魏国士林领袖,他也渐渐有些恼了。

    曹宇被蜀国爆出是同意和亲的元凶。

    这个指责,让这位曹操之子很是不满,在他看来,他只不过是在曹髦面前提了一句,后面推波助澜的宗室还有不少,凭什么把污水都泼到他一个人身上。

    为了推卸责任,挽救名声,曹宇、曹陵等人几番暗谋,最后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曹氏宗室女,那是嫁不得了。

    但冒牌的宗室女,却是可以。

    梁相夏侯文宁的女儿夏侯令女,出人意料的被选中,被曹髦临时封为义成公主,和亲下嫁段氏鲜卑。

    从血缘来说,夏侯氏与曹氏同出一脉,夏侯家的女子,被曹魏宗室收为义女者,之前也有好几个。

    要是夏侯令女和亲,只需要按上一个公主的名份就成,段日陆眷或许心有不满,但也不能说魏国违背承诺。

    在这一事件中,真正的受害者就是夏侯令女。

    这个夏侯家族旁支的女子,在历史上的命运悲惨,为反抗长辈逼婚再嫁,刚烈的自毁容貌,这一次,她的运气似乎同样不好。

    与夏侯令女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段季妃。

    她一时好奇中原异邦的景致人文,才跟着兄长来到了魏国,却不想在洛阳城一露面,就被曹髦给盯上了。

    对于这个只有十来岁的少年皇帝,段季妃从心里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