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送信

便有猫腻的事,知道得越多越容易惹祸上身,他宁愿装傻充愣,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好。

    本着诚信原则,他送完信又赶去何氏医馆旁报口信儿,希望早点把这桩事了结。

    可陈小四来到张馨儿家门口时,敲门许久都无人来应,他向附近邻居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女主人半年前已经改嫁,听说还是嫁给了一个朝廷高官,享福去了。

    陈小四暗自唏嘘几声,世道不古,人心多变,一个女人给自己寻求更好的出路倒也无可厚非。

    他转身离去,没有再继续打听张馨儿的去处,也没有想办法给晚云回信儿。对他来说,做到这个份上已经尽力而为,算是报答完陈家的恩情了。

    三日后,陈二赶到西华门,头缠孝布,身穿白服,跪倒在官道上,一边磕头一边哭喊。

    侍卫们开始还以为是前邺朝百姓又来闹事,拔出刀剑准备给他点颜色瞧瞧,可人还没走近,他们脚步忽然迟缓下来,因为陈二所喊,是皇长孙的外祖父已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请晚云娘子回乡探望父亲,再以长女身份料理后事。

    宫里谁不知道,皇长孙是可汗的心头肉,自从齐耶达入狱后,他更是独占恩宠,连带着他那没名没份的母亲,和周穆的家眷都跟着沾光,这样尊贵的出身,他们这些小兵可得罪不起。

    侍卫们把情况层层上报,最终传到齐颜可汗的耳朵里,等着他示下,到底该如何处置此人。

    齐颜可汗命人将陈二驱逐出京,又嘱咐侍卫们严守口风,不许把此事告诉晚云,省得她真生出离宫的心思,丢下他的宝贝孙儿无人照顾。

    在齐颜可汗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得上皇长孙的快乐成长重要,晚云是留是走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可他知道孩子离不开母亲。

    晚云平日里看着大大咧咧,做事马虎,实则在照顾孩子方面,是心细如尘、周到妥帖,对于她的这一点优点,齐颜可汗还是非常认可的,所以本着一切以孙子为先的原则,他绝不会同意晚云回乡奔丧。

    晚云等了好几日,见齐颜可汗那边还是毫无动静,便已明白他的意思。

    她耐住性子,没有去他面前哭闹和哀求,对于帝王来说,生离死别见得多,早已心冷如铁,哭诉并不能激起他的同情,反而会让他感到厌烦和嫌弃。

    他喜欢念儿,是因为念儿乖巧嘴甜,会讨他欢心;喜欢晚云,则是因为晚云懂事明理,不争不抢,只安分守己做好份内事,从不在名利之事上提要求。

    晚云心里清楚这一点,便只能顺着他的意,继续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知书达理的姿态,哪怕前朝后宫都对皇长孙那位远在另一个国家的外祖父议论纷纷,她也没有当着齐颜可汗提一个字。

    她唯一做过的失态之事,便是在齐颜可汗来看孩子的时候,背过身子偷偷躲在墙角抹泪。

    她隐忍不发,委屈可怜的模样确实让齐颜可汗心中有所动容。他不禁暗暗感叹,晚云真是太懂事了,猜到他不会同意回乡奔丧,即使正经历丧父之痛,也不曾对他提出过分的请求,每次看到他时,还强颜欢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亲自端水奉茶,伺候膳食。

    可这点同情心,与他的孙子比起来,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他还是希望晚云留在宫里,照看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不是千里迢迢去往他国奔丧。

    半个月后,周念夜里突然高热惊厥,宫中御医全都被召进景馨苑诊病,忙活一整夜,天亮之际,周念体温才暂时平稳下来。

    齐颜可汗进屋探望时,晚云正跪在床头,趴在孩子身旁哭得浑身发颤,口中不停地念叨着:“父亲,你要怪女儿不孝,就把所有的病痛都报应在我身上吧,别再折磨你的外孙了,他还这么小,可经不起一点惊吓。”

    “你这话是何意?什么惊吓?”齐颜可汗疑声问道。

    晚云诧异地回过头,一看是可汗,忙慌慌张张地低头抹泪,再也不敢多说一句。

    直到齐颜可汗再三询问,她才一脸为难地开口:“昨夜我梦到父亲病逝,他说一个人去阎王殿太过孤单害怕,想寻个人同行,我久不见父亲,心中思念得紧,便答应与他同去,可半道上他突然又改了主意,说还没见过亲外孙,一定要返回阳间,再去看看孩子。”

    “我正想阻止,却突然被宫人的吵闹声惊醒,侍女来禀,说皇长孙突发高热,浑身抽搐,我一想,这会不会是应验了父亲的那句话,他真的死不瞑目,魂魄跑去床前看外孙,这才惊着了孩子,引发这场无端的疾病。”

    齐颜可汗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一惯信奉鬼神之说,现在年纪大了,更加对这种事忌讳万分,俗话说小鬼难缠,他可不想招惹这些牛鬼蛇神。

    “若实在不行,你便回南陵一趟吧,为你父亲扶灵发丧,再多烧些香蜡纸钱,表表心意,好叫他安心投胎转世,省得他再留恋人间,给后辈添麻烦。只是这件事需得经由林夕同意,毕竟你是他的娘子,他若反对,我作为长辈也不好强行插手。”

    齐颜可汗主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