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重长跑项目中,他们背负着远超标准的装备重量,却能以领先的速度完成赛程;在搬运重物比拼中,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和耐力,将沉重的物资迅速转移至指定地点,令其他士兵赞叹不已。这些“八大力士”不仅在体力上出类拔萃,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日常训练和各项任务中表现出色,逐渐成长为部队中的骨干力量,向着军事指挥岗位迈进,为自己的军旅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当他们抵达白鸟岛高级步兵学校报到后,一系列有趣的场景便呈现了出来,他们的优势和劣势也在这些日常小事中展露无遗。
在住宿安排上,四人一间的宿舍需要自行选择室友。这些师长们展现出了令人咋舌的“行动力”,熟络的老乡们迅速组队,为了抢到心仪的房间,他们风风火火,那股子争抢的劲头仿佛回到了热血沸腾的新兵时代,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让人不禁感叹他们在这种事情上的“优势”。
而到了食堂,他们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吃饭时,他们毫不含糊,食量惊人且速度飞快,似乎在比拼谁更能展现出军人的豪爽与干练,这也成为了他们在生活中的又一“优势”体现。
然而,当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时,他们的劣势开始逐渐显现。在军队的编制体系中,此次培训所涉及的指挥层级和规模对于这些师长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以当前所提及的编制情况为例,一个军团的兵力规模庞大,足足管辖着 10 个师,其军长麾下更是有着多达 10 万之众的兵力,而与之相比,他们所指挥的一个师仅仅只有 1 万多人。
这就如同他们自身的经历一般,那些曾经凭借着强大身体素质成为“八大力士”的师长们,过去或许在力量的比试中能够轻松应对与少数人的竞争,比如一人能搬起沉重的物件,在战斗中以一敌五也不在话下。然而现在,面对军长级别的指挥范畴,就像是要一下子搬起过去十倍重量的物品,或者要在战场上面对过去十倍数量的敌人,从指挥 1 万多人到要去理解如何统筹 10 万之众的作战行动,这巨大的跨度让他们倍感压力。他们常常会感叹:“我以前只需专注于师里的情况,如今却要考虑如此庞大兵力的调配,这负担太重了,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经验都不够用了。”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哪怕需要挑灯夜战、牺牲休息时间,也坚定地要攻克这些知识难关,努力去适应新的指挥要求,从而成长为更优秀、更全面的军事指挥官,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保卫国家贡献更强大的力量。
这些师长们大多身材魁梧,身高在一米九至两米左右,强大的体魄下蕴含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在军事理论和指挥技能上取得显着进步,更在思维方式上实现重大转变,学会从更宏观、全面的角度审视和谋划战争,为未来在战场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奠定坚实基础,成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一支更为精锐、强大的中坚力量,肩负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续写军队辉煌篇章,让英勇无畏、拼搏奋进的精神在军队中代代传承,永不熄灭。
第四章:多元汇聚的学习之旅
在白鸟岛高级步兵学校的校园里,74 位来自中国各战区的优秀师长与 7 位伊拉克学员共同组成了一个独特的班级,开启了这段充满挑战与新奇的学习征程。
为了让伊拉克学员们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学习汉语,学校的王老师特意为他们取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名字。王老师笑着说:“你们这个名字不好记,我也不好说,等你们改了,要是团级职务呢,就叫杨什么团,我听说这部队里姓杨的多。阿里,你就叫杨阿团吧。” 阿里听后,虽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还是很快点头答应了。接着,穆罕默德被取名为杨穆团,另一位团级的军官法哈德就叫杨法团。营级的阿里·贾巴尔叫杨阿营,拉希德·阿明叫杨拉营。连级的贾米尔·侯赛因、纳维德·哈米德和法哈德·萨利赫分别叫杨贾连、杨纳连和杨法连。几个人回忆那一段美好时光。
这些新名字刚一确定,就在班级里引发了不少趣事。师长们觉得这些名字新奇又好记,时常拿出来打趣,也因此和伊拉克学员们之间的氛围更加融洽。每当课间休息,师长们就会笑着喊:“杨阿团,来给我们讲讲你们伊拉克的趣事。” 或者 “杨贾连,这句汉语的发音不太对哦,我来教你。” 伊拉克学员们也不生气,反而跟着大家一起笑,然后认真地学习和交流。
刚一开始,语言交流障碍成为了大家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其中有一位叫李师长的,性格爽朗且热情好客,看到伊拉克学员们在交流上的困难,便主动站了出来,尝试着和他们沟通。“杨阿团”对中国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总是拿着一本中文学习手册,指着上面的字向李师长请教发音和含义。从简单的日常问候语,如“你好”“谢谢”“再见”,到稍微复杂一点的词汇,像“军事”“战略”“指挥”等,李师长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杨阿团”念准,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教他写对。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