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关注稻草本身。
杨五连夜查阅了几十篇关于稻草的论文,最终找到稻草的可能出处。
稻子作为一种高产谷物,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重要粮食作物。但是在高寒或缺水地区,稻子的种植比例远远低于其他谷物。因为稻子生长需要大量水资源和适宜温度,如今世界,百江、太名、河阳与南嘉里,是最重要的水稻种植区,而高纬度天寒地区或干旱少水的几块陆地,如归舟大陆的器索联邦和石然国,都以小麦、青稞和玉米大豆为主,水稻种植非常少。也因此,这些地方存在着一些如今少见的野生稻种。
黄斑稻。
又名金钱稻,稻杆上天然有深褐色斑点,叶长穗小果实干瘪,不适合作为粮食作物,但是近几年因为独特的外貌与耐旱可长时间脱水而保持不萎的特性,成为插花界新秀。
杨五手中的其中一个稻草人,就是用金钱稻编织而成的。
这金钱稻的分布也极为特殊。十五世纪地质运动之时,中央大陆分崩离析,归舟大陆最先分裂,一些原本中央大陆常见的物种到了另一个环境,在保留原本性状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不同变化,金钱稻就是其中一种。
这是别处都没有的物种。
所以,携带稻草人,在西南山制造事端的始作俑者,一定在归舟大陆生活过。而归舟大陆内器索联邦占据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境内的飞索比尔山脉是金钱稻的主要生长区域,此人来自器索联邦的可能性最大。
但,三个稻草人里另外两个,则是用常见的野稻做成,从外表分析不出准确的种类。杨五对比了各种稻草,认为,即便弄清楚了种类,恐怕也锁定不了稻草的生长范围。
就在杨五觉得山穷水尽之时,一篇乱入的论文引起了他的注意。
最开始,杨五只是将所有关键词包含“稻”和“种类”的文章都下载下来,一些比如“稻米的抗冰救灾原理”“稻杆制品的商业前景”之类的文章也混杂其中。杨五并没有在这些文章上多花功夫,但穷尽所知也只推测出对方来自器索联邦之后,杨五无意翻看着被自己放弃的论文,其中一篇文章让杨五眼前一亮。
这是一篇研究环境与案件侦破关系的论文,作者援引一个四年前稻田抛尸案作为论据,通过证明嫌疑人身上发现的水藻,与死者肺部发现的水藻来自同一片水域,证明了嫌疑人在案发时确实与死者处于同一片水域,而不是如自己所说一直在家中,从而攻破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使其供认自己确实是在溪水中溺毙被害者后将其藏匿稻田中。这篇文章被杨五下载,只是因为尸体被藏匿在稻田,关键字抓取了稻字,没想到阴差阳错之间,竟让杨五有了灵感。
他立刻取来另外两个稻草人,剪开丝线,在稻草之中细细翻找,果然有所发现。
按照杨五所想,此人在器索联邦使用金钱稻制作了一个稻草人,但是却用更常见的稻草制作了另外两个稻草人,这不太合理。因为如果稻草人是一起做的,那么使用的稻草应该也是一样的品种,不会出现这种差别。所以,这三个稻草人很有可能是分开制作——在器索联邦制作了第一个,来到南嘉里之后,利用当地稻草,制作了剩下两个。
也就是说,剩下的两个稻草人,应该是对方就地取材完成的。
再看稻草。
金钱稻草人内外稻杆均干枯无水分,看得出是制作时间较长的。而另外两个稻草人,杨五拆开后发现,虽然稻杆已经干枯,但是里面还是湿润的。这就说明这两个稻草人是最近刚刚做好的。加上贺城市气候湿润,适宜稻子生长,杨五认为对方极有可能到达贺城市之后,才制作了这两个稻草人。
也就是说,这两个稻草人,就出自贺城市的某个地方。
而贺城市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广大平原几乎都被开发做城市用地,只有西边与南边还有小部分缓冲地带,如今也被山脚的农户开垦成梯田,而种植的,正是水稻。
西山与南山的农民灌溉用水还有不同。西山有沙河,山中有锡矿,虽然近年来禁止开采,但是水中含锡量比其他水系高得多。南山的河流短小,农业用水主要来自护城河,含锡量低但因城市废水排放影响,含氨氮量远远高于西山。只要比较这三者的含量,就能确定这些稻草是来源与西边还是南边。
再接下来……
只能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提取到特殊的物质,比如藻类、花粉或其他成分,缩小范围。
杨五忙碌了一整夜,到天明,终于松了一口气。
贺城市的地图上,杨五用笔画了一个圈。
在显微镜下苦苦找了数个小时,杨五最终发现了几颗不起眼的小东西:花粉。不是稻子的花粉,而是月季。
登录天眼系统民用版,杨五能清楚的看到,西山盘龙沟附近,附近的丘陵上,一片片梯田里蓄满了水,准备插秧。
梯田两边,还堆放着没有回收完毕的稻杆。
就在这片梯田旁,经营着一家月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