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

一个部门。在学生会受聘大会上认识,又在团建活动里见了第二面。

    

    仅仅两面之缘,方尔淮就开始追她。

    

    他并没有大张旗鼓到当众表白或是送礼,却也无孔不入地暗示了学生会和他们相熟的的其他人。

    

    汀也出席的场合,他一定会赶到;汀也坐下的位置,旁边一定是他;汀也在大群里说话,他一定跟在后面捧场。

    

    他约汀也去图书馆学习丶去食堂吃饭丶去参加活动,频率本身算不上很高。汀也对他并不排斥,他主动邀约两三次,她一般都会答应下来。

    

    但是汀也每一次赴约,和他一起去做了某件事,都被方尔淮有意无意地通过群聊和朋友圈分享出来。

    

    等到一定时间,他们的共同朋友全部默认了他俩是板上钉钉的一对,在外聚餐时特地给他们安排在一起,一起团建时还会为他们留出独处的空间,甚至还会伴随着起哄。

    

    给汀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她意识到,这样下去如果不接受方尔淮的追求,恐怕无法收场。

    

    所以,在方尔淮某一天晚上在她宿舍楼下,提着奶茶约她下来聊天,自然而然地说出那句“我喜欢你,可不可以做我的女朋友”的时候,汀也沉默许久,模棱两可地说:“那就先试试看吧。”

    

    如今回想过来,方尔淮兴许早在频繁对外散发出他们已经是一对的讯息时,就料定了她会同意。

    

    到了正式交往之后,方尔淮身上那种强烈的,在外人看来或许还极富魅力的自信气质,在对待女友时,呈现得毫无边界。

    

    他在约会中长篇大论地介绍自己的出身和成长期间的赫赫成就,为了使汀也印象深刻,巴不得将父辈历史也讲述一遍,又多次提及他的同班同学丶室友丶高中同学是多么的愚蠢丶浅显丶视野狭隘,处处表达出不屑,凸显自己的鹤立鸡群。

    

    有一次,在他花了一整个午饭时间细数他班级团支书的人格缺陷时,汀也开口插话道:“他也没有那么差吧,团支书不是你们班里选的吗?”

    

    方尔淮以“这你就不懂了”开题,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整条大学路,夹杂着多个“我早说过了”,最终以“这下懂了吧”收尾,完成了一场对团支书其人全方位的综合批评。

    

    汀也路过某家商铺时,望见橱窗商品的标价,在心里默默地开三次方根,早就没在听他说话。

    

    她说:“嗯嗯。”

    

    第一次约会,方尔淮和郑汀也吃过饭后,走在校园里。他侧过身想要吻她,汀也擡起手,虚挡了一下,说:“让我适应一段时间。”

    

    方尔淮说好,行,可以,我不介意的,我可以等等,我是很尊重女生的人,真的没事。

    

    但回程的一路上,他不由分说地紧紧搂着汀也的肩膀,压得她肩胛骨都发痛。

    

    第二次约会时,方尔淮问她,适应了吗?汀也说没有。第三次约会时,方尔淮又问,适应了吗?汀也还是说没有。

    

    第四次约会时,他没有再问,而是在树荫下直接靠近过来,按住了她的肩膀。

    

    汀也看出他要做什么,因为知道迟早会发生,没有挣动,接受了他的吻。

    

    结束后,方尔淮笑着问她,是不是感觉还挺好的?

    

    汀也想不出得体的回答,于是没说话。

    

    在这之后又相处了一段时间,汀也提出了分手。

    

    她给的理由是:“互相了解以后,发现还是无法喜欢上你。”

    

    汀也还规规矩矩地给方尔淮道了个歉。方尔淮并没有作过多的挽留,只是流露出遗憾的神情,说:“好,希望你早日遇到真正喜欢的人。”

    

    他这个人对外看不出问题,只有交往了才感觉得出一身毛病,连最后给出的这句祝福,都让汀也觉得不悦耳。

    

    就算她这一生都不会喜欢上什么人,又怎么样?

    

    怎么好像拒绝了他就错过了什么百年难逢的机会一样?

    

    话又说回来,汀也思忖着,ti种领导说不准挺喜欢方尔淮这个风格的。

    

    比如说,如果郑汀也和方尔淮同一场面试,面试官要求他们说一说对某个都不太熟悉的赛道的看法。

    

    方尔淮是那种,即使并不怎么了解,也觉得自己非常厉害,硬是说得天花乱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