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巧不巧,向宁为了能在上班时查看猫猫的情况,在家里装了好几个监控摄像头。
其中一个就在沙发背后的天花板上。
正对着三人当前所在的位置。
向宁调出历史监控,从蒋元磊走进家门时开始播放,八倍速看到她出门以后的场景。
蒋元磊大约是一个人坐着无聊,果然拿起手机开始浏览消息。
监控影像清清楚楚地记下了他的锁屏密码——1111。
“居然这么简单!”向宁扶额。
“可能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怕设了太复杂的密码容易忘吧。”枕安猜测完,又询问道,“下一步怎么做?”
“搜!”
向宁检查一番,确认蒋元磊的手机没有设置双系统后,直接点开微信,只见聊天列表里有三行置顶。
第一行是积了好几条未读消息的经纪人。
第三行是早已把他拉黑,许久没有联系过的蒋昭恒。
至于第二行,是一位备注为“媳妇”的好友,最后一次联系就在几个小时前。很显然,她绝不可能是向晚蘅。
向宁做好心理准备,点开这两人的聊天记录,挑出几段腻腻歪歪的调情对话,录屏发给了自己,继而谨慎地在蒋元磊的手机上删掉了自己的聊天框。
不,只有这些还不够,这只能证明他婚内出轨而已。
向晚蘅当年为什么不离婚?不就是因为手上只有蒋元磊出轨的证据,没办法让他净身出户,为了保住她辛辛苦苦打拼来的财产,所以才远赴国外与他断联的吗?
有些事,她当年不方便做。但是现在,向宁可以为她代劳。
向宁坚信,蒋元磊身上背的脏事绝对不止这一点。
也许,电子支付的账单能提供线索?
向宁本想查一查蒋元磊近几年的消费记录,奈何他有定期删除账单信息 的习惯,只能查到最近一个星期左右的记录。
使她意外的是,其中的支出金额极少,收入金额却很多。
这些收入来自不同的个人账号,都是大额转账。
向宁一一查看了蒋元磊的好友列表,发现这些人都是他的圈内好友,聊天记录则明确显示了这些钱属于应急借款。
更奇怪的是,蒋元磊对每个人阐述的借钱理由都不相同。
有时说投资,有时说炒股,有时说买车,有时说还贷。
再看他和经纪人的聊天记录,蒋元磊似乎急切地想接新戏,而且不论剧本好坏,只要片酬能让他满意就拍。然而经纪人总是带来令他失望的消息,句句委婉,却都暗含着“过气艺人没戏约”的意思。
这桩桩件件,都指向一个事实——蒋元磊最近很缺钱,且急用一大笔钱。
有意思。
向宁心中升起一种预感。
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也许能挖到大瓜。
蒋元磊借钱有什么用途呢?
聊天记录里没有新的线索,向宁便退出微信,打算去其他软件里找找线索。
蒋元磊手机里的APP很多很杂,乍看使人眼花缭乱。
向宁思索片刻,目光停留在一个旅游软件的图标上。
奇怪,蒋元磊这样的过气艺人,一年到头也没几个通告,为什么要下载专门用来订机票酒店的旅游软件呢?
就算他经常旅游,这种杂事不也都会交给生活助理去做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用最大的恶意揣测蒋元磊总是不会错的,这个软件里一定藏着些见不得光的行程。
向宁打开旅游APP,幸好蒋元磊没有删过订票记录。
“我去!他飞澳门可够勤的,一年十七次。”看到出票信息后,向宁不由啧啧感叹。
枕安也很惊讶:“不会是去赌博的吧?”
“我看八九不离十,否则他借那么多钱做什么?”说到这里,向宁又是一阵后怕,“幸亏我阿姨早早躲出国了,否则她挣的那些钱迟早要被蒋元磊糟蹋干净!”
向宁将这些机票记录统统录屏,同样发给自己保留下来。
退出APP前,她忽地灵光一闪,点开了蒋元磊的订房记录。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刨去其他城市的订单,他在本地的订房频率也高得有点离谱了。
蒋元磊明明有自己的房子可住,而且没人打扰,足够他金屋藏娇了,为什么还要频频在外面开房呢?
细看记录,向宁很快便发现,他在本地就认准了某两三家酒店,不定期换着住,每次都只订一晚。
敏感的职业嗅觉告诉向宁,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约,要么是嫖。
或者……二者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