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恩怨

    李柔为中宫嫡出,又是先帝唯一公主,极为尊贵,关于长公主婚事,先帝几番思量,最终定下定国公世子裴肃。www.tecleading.com

    定国公府历经几朝,爵位世袭,每任定国公却非寻常只知袭爵坐吃山空的废物,定国公先祖随大齐开国皇帝沙场征战,立下赫赫战功,是以定国公府后代子孙时刻铭记,家风严谨,从不懈怠即便世代功勋却不未沾染权贵奢靡。

    定国公府裴肃世子便是在这环境中长成,更是长安权贵年轻儿郎一辈中的翘楚。

    裴肃世子武艺娴熟,每次随父杀敌平叛回长安之际,朱雀大街上围满了人,其中不少姑娘躲在人群中一睹裴肃世子风采。

    偏巧长公主与裴肃世子少年相识,是以,得知先帝赐婚遥想二人青梅竹马,门当户对,众人都称赞这是门极好婚事。

    先帝为长公主定下婚事后让礼部着手准备,待长公主及笄便行大婚之礼。

    可世事难料,先帝于元和十三年为长公主定下婚事,却于元和十四年宾天,是年,皇三子李玦继位,定年号景文。

    先帝宾天,天下守丧,待长公主婚事再议,已是景文五年。

    长公主年过及笄,本该遵从先帝旨意与裴肃世子完婚,恰逢匈奴来朝和亲。

    大齐与匈奴休战,许公主和亲本是旧例。

    以往匈奴求亲,大齐皇帝都是在皇族中寻一个郡主改封公主后嫁于匈奴。

    李玦本欲仿旧例,在宗室中择一女子和亲,却不料在匈奴可汗定要长公主和亲。

    李柔闻知此事自是不肯。

    李玦为维护亲妹以长公主已有婚约为由回拒。

    本以为匈奴会就此作罢,却不料匈奴可汗宁愿再起兵戈,也要求娶长公主。

    匈奴来犯,大齐自然不怕,定国公虽在青海平乱,但裴肃世子英勇善战,论战略才干绝不逊于定国公。面对匈奴挑衅裴肃世子请旨征战杀敌,李玦准许,却不料裴肃世子竟意外遇袭,英年早逝。

    至此,匈奴再次求亲,愿求娶长公主。

    裴肃世子早逝,无疑是重创定国公府。

    曾有流言声传裴肃世子之死与赵家有关,可此事一无实证,二无从可查,赵丞相和太后坚持裴肃世子之死绝对与赵家无关。

    且赵家从未与定国公府交恶,可见传言不真,事情真相究竟为何无人得知,最终只得不了了之。

    之后事情便是以李柔出嫁匈奴结束。

    至此事情还不算完。

    半年后匈奴可汗身亡,李柔为稳定局势嫁给新的可汗。

    新可汗上位,匈奴部落中多有不服,发生内乱,李柔联络大齐将领趁机重创匈奴,至此,匈奴分散,再难成气候。

    李玦以李柔与新可汗不睦为由,将李柔重新迎回长安,除却宫中原本李柔出嫁前的朝阳宫,还为李柔在宫外修建公主府。

    因李柔于社稷有功,身份地位非同凡响,至此皇室宗族难以撼动的存在。

    因李柔行事嚣张,众人也曾私下非议过,说的无不是长公主自从匈奴回到长安后,性情大变,行事疯癫无状,桀骜张狂。

    但因李柔的功绩,巩固大齐江山,所以,只要事情不闹到前朝,无论她做什么,李玦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众大臣渐渐也习惯了这位疯癫张狂的长公主。

    夏日日光浓烈,即便走在廊下仍是热津津的。

    就在转角处恰闻一道悠扬女声:“明贵妃可是让本宫好等啊。”

    悠扬婉转的一句话,雨桐听到立即恐惧得出了一身鸡皮疙瘩,谢芜则是在凝神后缓缓回身。

    谢芜略停一瞬,随即眉眼低垂,恭敬地唤了声,“长公主殿下。”

    贵妃的名分是李玦给的,可大齐的嘉恒嫡长公主李柔,是连李玦都要给三份薄面的人物。

    李柔连赵媛都没有丝毫放在眼中,如她这般只凭着封赏‘一步登天’的人,在李柔面前没有丝毫可以倨傲的资本,既然如此,不妨一开始摆明自己态度。

    “你倒乖觉,”李柔眉头微动,下颌轻扬似是很满意谢芜的态度,她轻摇着手中团扇,用眼角余光倪了眼谢芜,说话时语调虽轻,却有种说不出的高傲,言道:“方才你也在太液池,现下见到本宫,没有什么可说的吗?”

    谢芜:“谢芜自知卑微,愿求长公主庇护。”

    前世,李钰重回长安之日,李玦设宴款待,赵媛也是特意挑了这日遍邀千金贵女让她受尽冷眼。那日在太液池畔她宛若戏子般被赵媛调侃取乐,既然一切重来,她自然会提前想好应对之法。

    李玦的眼睛盯住的是前朝,想要在宫中找到能够压制赵媛之人,长公主殿下实在是难得人选。

    正巧李柔也是在这日进宫。

    赵媛有赵家有太后做依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