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金玉堂

    二女互不相让地僵持了一会儿,余峰才终于从后堂走了出来,手上还捧着一个册子。m.qinyuanshu.cc



    见到余峰来了,公孙玥和苏清雨都瞬间闭上了嘴。



    “夏大人,”余峰来到夏冬面前,恭敬的将手中的书册奉上,道,“这本册子里记载的,就是祝家当年在金陵的各处产业,如今大部分都已经变卖,只剩下了一个地方。”



    “只剩下了一个?”夏冬皱着眉头,一下将方才公孙玥所聊的成亲之事抛在了脑后,拿过册子细细看了起来。



    “玲珑阁、渔米乡、栖凤楼……这些怎么全都卖了?”



    他翻到最后,竟然只有一个名叫金玉堂的地方还被归在祝家名下,后面的拥有者名字正是他的旧名祝千冬。而其他的产业,无一例外全被卖给了金陵城中的其他家族。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余峰道:“下官查了一下这十年来祝家的产业状况,自从祝远遇刺之后,祝家便失去了主心骨。在金陵负责经营祝家产业的管事姓张,他一直以祝家家主虽亡,可祝家公子与小姐尚不知下落为由,一人苦苦支撑着。但他仍经受不住金陵城的其他几个富商家族轮番打压,这几年已经渐渐的将手里的产业转卖给了他们。”



    “金陵城的富商家族?”夏冬问道,“有哪些?”



    “金陵本地有三大家族,分别是手里掌控着秦淮河畔大半渔业的彭家、掌控着近一半粮食的严家、以及开着无数青楼妓坊、赌场酒肆的肖家。这三大家族通过压价、囤积、雇人滋事等方式,不断打压祝家原本的产业,致使其难以盈利。这名张管事不得不将大部分的产业都卖给了他们,如今手里只剩下了最后的这一家金玉堂。”



    “这金玉堂乃是贩卖玉器、金石等赏玩之物的店铺,过去并不在这三大家族的强夺目标之中,但下官听闻,这些日子他们也已经开始打金玉堂的主意了。”



    “嗯,”夏冬点了点头,眼神中杀气渐盛:“余知府,你做的好。那金玉堂在何处?”



    “就在离知府不远的地方,”余峰道:“若是大人现在就要前往,下官可为大人引路。”



    “不必了,”夏冬站起身,摇摇头道:“这三大家族真是好大的胆子,余知府,在这金陵城中,我的身份不便暴露,明日就请你出面,将这三大家族好好整治一番。”



    “听大人这话,难不成他竟与祝家有关系?”余峰心里疑惑,但却没表露出来,躬身道:“大人所言,下官绝不推辞。”



    夏冬点了点头,道:“我现在就先去金玉堂见一见张管事,明日我就要好好见识一下这所谓的四大家族!”



    ……



    黄昏时分,金陵城的某条街上。



    金玉堂是一间不小的铺子,是城里极少数贩卖玉器、金银饰品等奢侈品的店铺,过去极受城里富贵人家的欢迎,但最近,店里的生意却一直很惨淡,几乎没有顾客光顾。



    店里面的柜台上和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金银玉饰,柜台后坐着一个白袍文人,留有长须,虽然看面相也就不惑之年,可他须发间已经灰白,似乎是常年劳累所致。



    此时他正撑着脸,满面忧愁的望着外面的天色,正是祝家在金陵的管事老张。



    他的身边还有一个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少年,一身简朴的仆人打扮,同样也是满脸神伤。



    “唉,小九,去收拾收拾货物,将金玉堂里这些东西全都取下带走,这金陵城,咱们恐怕待不下去了。”老张叹了一口气道。



    “爹,这是为什么?咱们已经在这儿生活了十几年,如今祝家已亡,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呢?”少年道。



    “虽说如今祝家家道中落,可是老李在杭州尚还有不少产业。如今在金陵,我们大势已去,只能先回杭州投奔老李了……唉,没守好金陵这块儿地,是我对不起家主啊!”



    “怎么会?”少年神色悲伤,喃喃自语道:“我自幼就长在金陵城,这里就如同我的家一般,我们难道真的就要这样屈服吗?”



    忽然,店铺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个身着白袍、手握一把折扇的公子哥儿大咧咧的走了进来,他的身后还跟着几个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家仆。



    “哟,张老头儿,都这个点儿了,还没关门呢?是不是最近生意不太好做呀?”



    见到这个白袍公子,老张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肖公子,这金玉堂已经是我祝家在金陵的最后一间店了,您又何必非要揪着不放呢?”



    “呵,祝家?祝家都已经没了十年了,你又何必如此忠心耿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