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东风洗地 > 第168章 "雄狮奋起,傲视群羊".....

第168章 "雄狮奋起,傲视群羊".....

强自己的软实力。



    经过深思熟虑,他也绘制了许多图纸。当然,这些图纸都显得有些粗糙,不仅因为他的绘画技巧有限,还因为他并不擅长使用毛笔。为此,张嵩甚至尝试自制鹅毛笔,但遗憾的是,它们并未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好用,常常撕裂纸张或留下大片墨迹。相比之下,一小撮狼毫笔更为可靠。



    庞统对张嵩的图纸感到困惑不解。尽管张嵩耐心地解释了爆炸力和机械杠杆原理,庞统仍然无法领会。当张嵩提到热气球和飞船时,庞统固执地表示怀疑,他举出古代鲁班制造的木鸟作为例子,质疑这些圆形物体如何能够飞行。他问道:“你见过鸟有翅膀,但猪能飞吗?”



    在与庞统争论了半天之后,张嵩意识到自己无法清晰地解释这些概念。于是,他决定用剩下的纸张制作一个风筝,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用竹条制成了风筝的框架,让铁匠锻造了一根铁丝穿在下部。然后,他将一团浸泡在亚麻籽油中的布料包裹在铁丝的中心,风筝随即坚定地升腾到了蔚蓝的天空中。



    庞统目睹这一幕后,立刻改变了看法。他开始想象,如果这个风筝放大几百倍,它真的能够将人带上天空。



    然而,在经历了震惊之后,庞统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为何要称之为孔明灯?这听起来似乎与那个传说中的村中智者孔明有关?”



    自从从张嵩那里听闻“村中智者孔明”这个称呼后,庞统对诸葛亮的称呼发生了改变;时而称之为“村中智者孔明”,时而称之为“诸葛亮这个智者”。当然,孔明灯与诸葛亮确实有着联系。



    “哦……”张嵩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误,庞统与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和睦,他便改口道,“我所说的是孔明灯,一种能在空中发出明亮光芒的灯笼,简称孔明灯。嗯,既然你已经见证了它的升空,我们今后就称这个灯笼为试元灯吧!”



    张嵩毫不犹豫地将诸葛亮的专利转让给了庞统。庞统欣喜若狂,对此非常喜欢。他盯着越来越高飞的“试元灯”,问道:“少将军,试元灯能飞向仙境吗?”



    突然,一支箭矢划破长空,发出刺耳的呼啸声。



    扑通一声,试元灯应声而被射穿,随后缓缓飘落。



    “看来,仙境是去不成了。”



    张嵩斜眼瞥见,曹泰那家伙得意洋洋地持弓箭而立,周围有几个士兵在远处躲藏,指指点点,低声议论。不时能听到赞美之声,如“好箭”,“箭神”等等。



    曹泰等人见到张嵩和庞统时,公孙续不得不彻底屈服于张方的要求,没有任何异议。在公孙续的妥协之下,粮食和辎重列车得以讨论,并最终决定南下。



    张嵩刚刚完成了一些必要的图纸,甚至出于无聊画了几张奥特曼的画。他原本想画几张老师的画像,但因为技艺不精,只好作罢。所有的图纸都被吕师精心保存,随后张嵩接到通知要南下,这立刻提振了他的心情。



    张燕的主力部队集结在涿县西南的固安,这使得公孙续信心倍增。南征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



    公孙续虽名为公孙续,而非公孙尚,实则不傻。作为公孙瓒的长子,他长期接受父亲的指导和训练,具备一定的军事才能和远见。他的判断力也相当出色。



    在战前,公孙续分别与张方和张嵩进行了会面,商讨了救援之后的奖赏。毕竟,即便是地狱之王也不会亏待自己的饥饿士兵。一经开口,公孙续便承诺,一旦易京之围得以解除,他将赐予张嵩三千匹战马。然而,张嵩并未同意,而是提出了一千头牛的要求。这并非张嵩不需要战马,而是他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牛。这并非因为他渴望牛肉,而是为了开垦耕地。耕田之后,他会宰杀这些牛……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张嵩得到了鲜卑和匈奴的支持,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马匹。经过一番计算,公孙续同意了这个要求,因为耕牛的价格虽然略高于普通战马,但价差不大。如此一来,他仍然能够从中获利。



    在双方达成协议后,张燕和张嵩的部队便需服从公孙续的指挥。随后,一场关乎军事战略的盛大国事会议被安排举行。出发前的这次盛大会议并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它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一支由不同势力组成的联合联军来说,统一意志和协调行动至关重要。



    次日清晨,张嵩携同高顺、曹泰和庞统前往公孙续的会议室,以讨论战事安排。



    会议室内,众多与会者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因此气氛并不算融洽。实际上,在张嵩甚至尚未落座之际,便有一个人跳出来威胁要取他性命。



    这是一名看似年轻的战士,他一见到张嵩便怒吼道:“张嵩,你这个小程序员,给我拿命来!”



    他故意高声呼喊,以便给周围的人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并制止他。然后,他打算以此声称自己首先考虑到了整体大局,目